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误区.doc

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误区.doc

ID:51938275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9

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误区.doc_第1页
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误区.doc_第2页
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误区.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误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误区城关二小王亚兰【摘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将多媒体运用在课堂,但是部分教师却忽略了多媒体的特点,片面的强调了多媒体的作用,导致了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的错位。存在以下误区:1、多媒体取代了教师和传统教学方式2、使用和设计不恰当3、追求时尚形式,忽视效果。【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活动误区【正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直观的演示,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的参加教学活动,有助于发挥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的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运

2、用于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着误区:一、多媒体取代了教师和传统教学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能取代教师,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做法依然是十分有效的。而多媒体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不能解决的问题变得形象化,使学生在生动逼真的情景中,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收到刺激,让教师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都发挥

3、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适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的工作只是在电脑前操作电脑,甚至连板书也由电脑完全代替,那么教师就成了放映员,教师服务于计算机,失去了主动性。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应于多媒体教学。有些内容用其他媒体进行教学效果并不比电脑差,比如,画椭圆,用粉笔、细绳就可以有效地体现出椭圆的本质,这样的动手参与比动画的演示更真实,更有力,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使用和设计不恰当忽视教材的课件是没有灵魂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与教材相结合,它是为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发

4、展学生服务的。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有教材内容做支撑,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了教材的基础上,内能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应用次数、应用时机、应用时间等,而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有许多不恰当的应用多媒体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备课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精心的设计,只是盲目的使用,图表面热闹而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使用何种多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心中无数。这样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还会造成教学与手段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二、追求时尚形式忽视效果多媒体作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辅助教学的媒体,它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十分符合

5、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于是也就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同行所肯定。但是我们周围的有些教师,一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只是以教师为中心,让电脑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多媒体为了使用而使用,图播放形式,大部分学生被屏幕上精美的图像所吸引,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新课标》指出,数学学科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把电脑当作活动的黑板,把现成的结论放映到屏幕上,没有真正揭示教学只是产生发现的过程,没有处理板书与屏幕显示的关系,容易使学生缺少感知、理解、记忆、训练的过程

6、。这样的做法,学生虽然容易“记住”,但却谈不上“理解”。更没有课堂的“生成”,使教学效果欠佳。总之,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应用不仅与多媒体本身的表现能力有关,还与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关,运用得当,事半功倍,运用不当,事倍功半。只有做到人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才能真正抓住了多媒体教学的精髓,为课堂教学创设出一个和谐美好的教学氛围,使我们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发挥多媒体的最佳功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