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_翻译中的离格现象与策略研究(定稿)》

《论文_翻译中的离格现象与策略研究(定稿)》

ID:43998032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论文_翻译中的离格现象与策略研究(定稿)》_第1页
《论文_翻译中的离格现象与策略研究(定稿)》_第2页
《论文_翻译中的离格现象与策略研究(定稿)》_第3页
《论文_翻译中的离格现象与策略研究(定稿)》_第4页
《论文_翻译中的离格现象与策略研究(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_翻译中的离格现象与策略研究(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翻译中的离格现彖与策略研究摘要:本文从《赵氏孤儿》海外翻译为切入点,先后用离格理论对马若瑟利伏尔泰翻译的两个版本加以分析,找出译本与纪君祥原著的差异,分析其产牛离格的原因,从而捉出四条建议性的应对策略,为今后对外国名著的翻译捉供借鉴。关键词:《赵氏孤儿》;离格;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306-01一、引言元杂剧《赵氏孤儿》一经欧洲人的翻译赋予新的生命,得到了巨大的成功,风靡一时,但是仔细品读马若瑟的翻译版木和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之后,两部作品与原著相

2、比出现了离格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的文化背呆、交际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差异,以至在表达中没有考虑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使一种言语的言外Z意在不同的文化中失公作用,而说话不合时宜、不得体或是不地道、带有明显母语文化痕迹,或有意无意地按照母语的文化模式来操用1=1的语,从而出现语言离格现^(iinguisticdeviation),这种语言离格现彖削妾导致翻译外來语文学作品与原著的离格,这种离格使两种文化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了交融,提升了文本价值,为读者理解捉供方便。二、马若瑟《赵氏孤儿》和伏尔泰《中国孤儿》的离格统

3、观《赵氏孤儿》的翻译,市最初的马若瑟的翻译再到伏尔泰的再创作而非单纯的照搬照套原著,。翻译追求的不是精确,更是-•种融汇,考虑的不光是语言层而上,更深层次是经过翻译Z后成为读者接受的文木,马若瑟和伏尔泰的翻译Z所以成功,原因就是他们是从欧洲的视角,來审视原著,经过一系列的改动,最终呈现给欧洲读者不会造成文化差异,而形成抵触的情绪。马若瑟在清朝雍正年间在广州传教,潜心研究治学著述。他在翻译的吋候乂考虑到让欧洲读者最大限度接受这部来自东方的戏曲,切合当时欧洲人的口味,从而进行大量的删减唱词部分,马若瑟在解释删译的原

4、因时说道:“这些歌唱対欧洲人來说很难听懂,因为歌唱词曲所包含的是我们不理解的爭物和难以把握的语言形象。"由于唱词的删减,使马若瑟的《赵氏孤儿》与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产生了离格,离格的原因是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不了唱曲的真正意义,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进行有效信息的处理、整合,对于与木土文化没有交集的部分「以删除,从而使读者最大程度上接受翻译作品。在文化背景、交际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删减译文也是翻译的一・种技巧。1756年,伏尔泰在马若瑟翻译的《赵氏孤儿》的启发下,创作了《中国孤儿》剧本,纪君祥的的原著相比,

5、伏尔泰的《屮国孤儿》除了搜查孤儿和挽救孤这一基木情节模仿《赵氏孤儿》,还有在时代背景、剧情创设、人物编排、结局、创作意图等各方而都作了极大的改写。此时的《中国孤儿》与原著发生了巨大的离格,伏尔泰的作品尊崇的是儒家之道,他没有照搬原著,最大的丿京因是他不欣赏作品中统治者的思想,不是一字不差的翻译,更車的是提升文木价值,伏尔泰的作品给了现代翻译作者很大启示,不要拘泥与语言的推敲,要把视野放大到作品所处的年代时代背景会更符合读者的期望。三、杂剧翻译策略《赵氏孤儿》的翻译山马若瑟再到伏尔泰给翻译工作者带來了很多启示,马

6、若瑟和伏尔泰之所以获得成功,很大的原因是他们都是川欧洲人的视角来审视一部來自东方的戏曲,在翻译的过稈中对价值观,风俗习惯,思维逻辑进行融合,最终呈现的作吊,为原著产生了离格,但是这样的离格作品却更为西方读者的接受,这样的翻译却是成功的。《赵氏孤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反之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赵氏孤儿》翻译的策略,总结如下:(-)了解tl的语言的价值观:东西文化具有差异性,导致了东方人和西方人价值观的不同,创作出來的作品要到达互相都理解的水平,在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到目的语言的价值观,在伏尔泰创作的

7、《中国孤儿》中,对君王形象的塑造上与原著形成了离格,伏尔泰塑造的成吉思汗是一位开明君主,勤政廉洁的形象,能深刻反省到白己的错误,有理性,有宽容,能尊垂他人的优点并接受文明和法律,这更符合西方民主的社会政治体系制度,更为西方的读者接受。(二)结合目的语言的时代背景:翻译作品时不要一意孤行的进行机械化翻译,翻译要结合H的语言的时代背景,脱离了社会背景,翻译的再精彩让当代读者接受起來是很困难的,伏尔泰在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大背景下进行创作,东方的故事情节,但是反应的是却是当吋法国社会的所不足的部分。(三)结合目的语言的

8、风俗文化:翻译是一个再创造做的过程,一部成功的作品有血有肉,饱满丰盈,风俗文化就想是一部作品的血液,让作品更鲜活,真实。在伏尔泰创作的《中国孤儿》中,伊达美这位女性形彖的塑造,充分体现出在不同的风俗文化下,女性的低位的定位,她与成吉思汗的恋情,到最后的重逢,只有在当时欧洲的风俗文化下才会被接受,才会吸引读者。(四)适当的删减与改写:删减是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在马若瑟翻译的版本中,所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