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境教学》论文

《浅谈趣境教学》论文

ID:43998366

大小: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浅谈趣境教学》论文_第1页
《浅谈趣境教学》论文_第2页
《浅谈趣境教学》论文_第3页
《浅谈趣境教学》论文_第4页
《浅谈趣境教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趣境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趣境教学趣境教学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小教师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创设生动有趣有效的教淫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这里的趣境教学并不是单纯的理解成为热闹的课堂情境,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级段、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来说不是简单的引导而是富有趣味性、挑战性来促进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就是有•效的情境。创设良好有趣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数学内容去思考,一般有故事化情

2、境、活动化情景、生活化情境。1、故事化趣境。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路子。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小去。例如在上…年级的“跳绳”一课时,我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灵武一小为老师搞了一项跳绳比赛的活动,数学老师也参加了跳绳比赛,(学生静静

3、的听着)。想不想知道老师跳了多少下呢?(学生一下来了精神)。于是我出示了统计表,把原来是小东小红小亮跳的数据改成了三个老师跳的数据。学生叫了起来:数学老师跳的最多是70个,比她们都多啊!多多少个呢?能提出数学减法问题吗?我趁势“步步逼问”。学生都想知道数学老师比其他老师多跳了多少下,所以孩子们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了,时效性充分的体现在学生提出的三个数学问题上,同时还有个学生提出了:那两个老师合起来有数学老师跳的多吗?多么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啊!并H在解决62+48-70这个算式时,教材安排的是100-52o而62+48=110,110-70正好又解决了百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整节课自始

4、至终学生兴趣浓厚,同时还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2、活动化趣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7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在“米”的认识一课小,我创设了这样的情镜:出示了…幅图,在…辆公交车上,淘气和售票员阿姨讨论他坐车是否要买票。于是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小淘气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是否到了坐车买票的年龄

5、。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教室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生1:我现在坐车就要买票,因为买票的阿姨说我已经够一米T,所以我觉得淘气和我的年龄差不多也应该买票。生2说:我也觉得淘气应该买票,因为是一年级的小学牛都超过了一米大约是一米二左右。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2说:我妈妈告诉我的。生3:那也不一定啊,如果小淘气的个头太小了不到一米不就可以不买票了吗?生4:我知道车上就标有一米的地方,大家看车门上就标着一米有多高啊!量一下就知道了。师:同学们的牛活经验真多,看来你们都是些善于观察的好孩了,而且还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经验,重要的是用到了有关的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淘气够不够一米呢?一米到底有多高呢

6、?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米的认识''。于是,我先让学生认识了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米,我又让学生观察了自己带的软尺上的一米,再伸开双臂感受一下一米的长度。重要的是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也有利于学生小组合作协同解决问题,能够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主要体现在我让学生利用带来的测量工具同桌合作进行测量活动,学生测量的非常认真,一个学生手拿软尺,一个学生在记录数据,学生始终主动地积极的投入到活动屮。3、生活化趣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

7、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认识图形”一课中,课前我让学生带了一些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饮料瓶、积木、硬币等,然后告诉学生利用自己带来的学具和老师来上一节美术课。学生都大吃一惊数学课怎么会上美术课呢?一下子来了精神。我简单的说明了要求后,学生认真的拿起学具在纸上画出各种图形。画完后再由学生说明“画的是什么图形”以及“你是怎么画出这个图形的”。接着我又设计了猜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