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ID:43999406

大小:110.8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7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_第1页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_第2页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_第3页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_第4页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I前言《医学影像诊断学》,包括传统X线、数字化X线成像(DR)、计算机体层摄影(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等,介入放射学和超声诊断为独立教学课程。本课程就是利用上述各种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传统的X线诊断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也是本学科讲授的重耍内容,CT诊断在国内已经较为普及,且诊断价值较大,因此扩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对目前应用日趋广泛的MRI也将部分章节介绍。总论部分重

2、点讲授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图象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与限度。各论部分授课顺序均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即各个系统的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基本病变、疾病诊断。重点讲授正常、基本病变及疾病诊断。各系统讲授重点根据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所不同,如呼吸系统以X线及CT为主,骨关节系统以普通X线为主,中枢神经系统以CT、MRI为主。通过教学内容的实施,使学生能初步独立分析主要影像学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腹部能初步独立分析CT及MRI征象。教学方法上,常规使用多媒体教学,配讲议。要重点突出的课堂讲解。除此,每次

3、理论课后都有相应学时的实验课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材如X线片、CT片、MRI片、录象、标本等,以提高教学效果。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冃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主重点学习。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

4、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数为24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为2:1,即理论授课116学时,实验M6学时,分两个学期授课。四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牛出版社,吴恩惠,2版,2006年II正文第一章总论一教学日的通过对X线、CT及MRI的成像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各种疾病应选择哪种影像学检查;讲述X线、CT及MRI的图像特点,让学生知道不同灰阶所表示的意义。二教学要求(-)了解医学影像学200多年的发展使,近况及最新进展。(二)了解X线成像原理,掌

5、握X线的特性和检查方法。(三)熟悉医学影像学的内容及组成。(四)熟悉X线的产生、特性。X线及CT成像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五)掌握普通X线、CT、MRI的图像特点,不同灰阶所表示的意义。分析病变耍点。(六)了解数字X线、图像存挡与传输系统(PACS)及DSA的原理、临床应用等。三教学内容(一)概论(X线的发现、陕学影像学的发展史、医学影像学内容)。(―)X线的产生和特性(三)X线的成像原理。(四)X线图像特点(五)X线的分析与诊断(六)数字X线成像CR、DR、DFo(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概念、

6、临床应用)。(八)计算机体层成像(CT)。前言、CT的成像原理、CT设备、CT进展、CT图像特点、CT值、窗宽和窗位、CT的阅片与诊断、CT的临床应用。(九)磁共振成像(MRI)。概念、磁共振成像装置组成、磁共振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特点、磁共振的特殊成像技术、磁共振检查适应证、临床应用。第二章呼吸系统一教学目的呼吸系统主耍用X线检查及CT检查,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基本认识呼吸系统正常和异常影像学表现,以达到对常见疾病进行诊断的B的。二教学要求(-)了解胸部病变的检查方法。(二)熟悉胸部正侧位X线片上的解剖结构。

7、(三)掌握肺门、肺纹理及叶间裂的形态分布特点,肺叶的解剖分布。(四)掌握正常胸部CT横断面解剖,重点是纵隔窗及肺窗是的各个代表层面所显示的解剖结构(五)掌握基本病变的病理基础或病变形成的原因、影像学表现、常见于哪些疾病。(六)学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肺转移瘤、纵隔肿瘤、肺挫裂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各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七)了解类风湿肺、肺淀粉样变、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微石症、肺出血、肺梗塞的影像表现。(八)了解MRI在胸部的应用。三教学内容(一)检查方法(二)止常X线及CT表现胸廓软

8、组织及骨骼、胸膜、膈肌、肺、纵隔。(三)基本病变表现,X线及CT表现为主,支气管阻塞及其后果(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肺部病变(渗出性病变与肺实变、增殖性病变、纤维性病变、钙化、结节与肿块、空洞与空腔、肺间质病变)、胸膜病变(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胸、胸膜肥厚、粘连、钙化、胸膜肿块)、纵隔病变(纵隔增宽、纵隔移位)。(四)肺部疾病诊断:支气管异物、肺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化脓性肺炎、间质性肺炎、2过敏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