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赏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赏析

ID:44006385

大小:2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7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赏析_第1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赏析_第2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赏析_第3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赏析_第4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宋词赏析语文课件编写组界牌中学张芳选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解注译作者宋词颂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解注译作者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2、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解注译作者宋词颂吟该词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文解注译作者宋词颂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红笺小字,说尽平身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文解注译作者宋词颂吟皎洁的明月

3、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阙,今晚该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清朗的影子随人舞动,(这情景)哪像是身在人间.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作者介绍文解注译作者宋词颂吟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都在“唐宋

4、古文八大家”之列.苏轼21岁中进士,做地方官,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苏轼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诗词散文书画都有卓越的成就。诗和词笔力纵横,气势奔放,舒卷自如,自成一家。有《苏东坡集》.析文解注译作者宋词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年(1076)中秋节.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但作者并为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词

5、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背景介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