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医学论文-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ID:44019375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医学论文-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奥色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towe1disease,IBD)的一种,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10年来,国外采用奥色拉嗪治疗UC取得良好疗效,口不良反应少见。作者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奥色拉嗪治疗UC34例。观察该药对我国U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UC活动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2、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23〜72岁,平均47.5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6.0年;其中初发型19例、慢性复发型8例、慢性持续型7例;治疗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0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7.6年;其屮初发型18例、慢性复发型10例、慢性持续型6例;所有患者均为活动期的轻、中度病例。诊断参照屮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成都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

3、脓血便。1.2治疗方法治疗开始Z前,停用一切影响UC的药物(包括激素、SASP、中药等)至少1周,并征得患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纳入。治疗组给予奥色拉嗪lg,3次/d: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毗噪(SASP)4g/d,分4次口服。疗程8周。用药期间记录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实验室随访项目:治疗前、后8周分别检查粪、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沉、血清钾、钠、氯、肌肝、尿素氮、谷内转氨酶、总胆红素。疗程结朿后1周内复查肠镜并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1.3疗效判定标准:⑴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W2

4、次/d,粪便检查无红、白细胞,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大致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基木消失,大便次数2〜4次/d,大便成形,粪检红、口细胞均<10个/高倍镜,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3)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大便化验及内镜检查无改善。1.4统计学方法两组计量指标比较用t检验,计数指标比较用x2检验,等级指标比较用wilcoxon两样木秩和检验。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综合判断两组治疗8周后疗效,治疗组总冇效率为71.0%,对照组为64.5%,两者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5、0.05)o(见表1)o表1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略)2.2不良反应两组均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胃烧灼感、腹胀等不良反应,治疗组有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有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两者差异冇显着性(P<0.05)o而且对照组程度较重,其中3例因胃烧灼感、纳差、不能耐受和严重肝功损害而中途退出。试验组中有2例腹泻次数增多,但可耐受,继续治疗后腹泻缓解。2.3实验室指标治疗8周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酹、血胆红素、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

6、5)o3讨论溃疡性结肠炎其病因不明,主要与免疫因索、遗传因索和环境因索有关。其病变是以浅表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肠道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也可累及其它部分或全部结肠。病理改变局限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1],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常伴有肠道外疾病[2]。从本组临床表现看,腹痛、发热、消瘦、粘液脓血便为UC主要表现。以初发型及慢性复发型较多见。对于UC的治疗,目前仍强调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UC的药物治疗以水杨酸偶氮磺胺毗噪(SASP)及5・氨基

7、水杨酸(5-ASA)为首选,皮质类固酵(CS),取决于病情程度。传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柳氮磺毗碇,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约20%,不少病例因而减量或终止治疗。柳氮磺毗噪在结肠内能被结肠内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毗噪,现已证实磺胺毗喘并无活性,而11可引起不良反应。5■氨基水杨酸则为冇效成分,它作用于炎症粘膜,可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引起水肿的炎症介质白三烯形成。奥拉拉嗪由两个分子水杨酸经偶氮键相连而成,已证实奥柳氮钠在胃和小肠内不被吸收也不被分解,到

8、达结肠后才被结肠内细菌分裂为二分了有效的5•氨基水杨酸,作用于结肠炎症粘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及自由基的产生,降低肠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减轻肠粘膜水肿,发挥抗炎作用[3]。木结果表明,两组疗效相似,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治疗8周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廉索氮、血肌酊、血胆红素、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奥色拉嗪不良反应少,木组临床数据显示,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5)o而且对照组程度较重,与文献报道一致[4,51,因此奥色拉嗪是一个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