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

ID:44026572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_第1页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_第2页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_第3页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_第4页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多途径给纱治疗,包括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约局部外敷;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屮药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x2=5.03,P<0.05;治疗组复发率(6.67%)与对照组(25.46%)比较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x2=7.67,P<0.01)o结论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及中药灌肠。【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中医疗法;投药,口服;

2、灌肠;中药外敷我院近几年采取中医多途径给约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妇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124例。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及屮医辩证标准分湿热蕴结型;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型;瘀血内阻,胞络不通型;脾肾两虚,气虚血淤型[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年龄18〜55岁,病程5个月〜10年,下腹痛62例,腰痛58例,白带增多38例。对照组62例,年龄20〜52岁,病程6个月〜11年,下腹痛62例,腰痛55例,白带增多42例,两组妇科检查均为子宫、附件压痛,子宫活动度受限,附件增厚等,

3、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加中药保留灌肠。抗生素用青霉素320万u,加入0.9%NS100ml(有青霉素皮试阳性者改用氧氟沙星)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0.5%甲硝哩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另用中约盆腔炎灌肠方(组方及用法同治疗组)保留灌肠,10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3个疗程,经期停用。1.2.2治疗组采用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包括辨证口服汤约、中约保留灌肠、中约局部外敷。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经期停用。1.2.2.1

4、口服汤药根据辨证分型处方,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①湿热蕴结型:治以清热祛湿,行气止痛。处方:红藤、蒲公英、猪苓各15g,败酱草20g,黄柏、车前了各12g,延胡索10g,湿重者加及仁,热毒甚者加两面针、毛冬青。②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型:治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处方:柴胡、当归、红花各log,白芍、炒枳壳、郁金、制香附各15g。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各10g,腰痛甚者另加杜仲、续断各15g等。③瘀血内阻,胞络不通型:治以活血化瘀,疏通胞络。处方:三棱、莪术、穿山甲各10g,郁金、怀牛膝各15g,有包块加蝮蚣、当归、赤芍、王不留行、皂角刺等。④脾肾两虚、气虚血瘀型:治以补肾健脾,疏

5、经通络。处方:党参10g,黄罠15灯续断、山茱萸、穿山甲、茯苓、白术、白芍各10g,桑寄生、怀牛膝、熟地黄各15g,血瘀者加路路通,脾虚若加淮山、莲肉等。1.2.2.2中药保留灌肠处方:红藤、败酱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各15g,三棱、莪术、延胡索各10g。上药加水浓煎,取汁80ml,冷却至38〜39°C时,加入庆大霉素8万u,2%利多卡因10ml,嘱患者排空人便,左侧卧位,5号胶皮管插入肛门10〜15cm保留灌肠lh以上,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1.2.2.3屮药局部外敷以灌肠方药研末与酸醋调和加热,用纱布外包后外敷下腹部30

6、min,神灯照射15min,每天1次。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2]中慢性盆腔炎疗效标准制定。基木治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体征(包括子宫、附件压痛,子宫活动度受限,附件增厚,炎性包块等)消失。好转:症状部分消失,妇科检查炎症包块缩小,子宫、附件的粘连及压痛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见表lo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a:与对照组比较,x2=5.03,P<O.052.2两组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以再次下腹痛、腰痛为复发),治疗组复发率为6.67%(4/60),对照组复

7、发率为25.46%(14/5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7.67,P<0.01)o2.3安全性评价治疗组有5例出现恶心、厌食等副作用,对照组有14例,均未处理自行消火。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二5.03,P<O.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变化。3讨论慢性盆腔炎常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属中医学腹痛、带下、广征瘾等范畴。中医认为,经前产后胞脉空虚,血室正开,或术后疲劳体弱,湿热秽浊之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