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教学大纲——人卫版

中医诊断教学大纲——人卫版

ID:44026609

大小:7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诊断教学大纲——人卫版_第1页
中医诊断教学大纲——人卫版_第2页
中医诊断教学大纲——人卫版_第3页
中医诊断教学大纲——人卫版_第4页
中医诊断教学大纲——人卫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教学大纲——人卫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诊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参考学吋累计学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理论实践第一章绪论1.“诊断”的含义,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初步介绍症、病、证的概念。3.屮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是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与发展动态。22讲授1.掌握屮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的含义。2.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熟悉屮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3.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动态、发展简史、重要诊断学专著的学术内容。第早望诊1.望诊的概念,望神色形态和望局部诊病辨证

2、的原理,望诊的方法。2.望神:得神、失神、假神、少神、的典型表现、识别方法及其临床意义。3.望色:正常色泽和病色的区别,面部色诊的分属部位,五色所主的病证。4.望形体:强、弱、胖、瘦、常见畸形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5.望姿态:常见片常姿态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6.望头血•五官:望头而与发、望冃、望鼻、望耳、望口与曆、望齿龈及咽喉的基本内容,常见界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7.望肢体:望颈项、望胸胁、望腹、望背部、望腰部、望四肢等的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8.望二阴:望前阴、望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痈、疽、疔、和等的表现及一般临床意义

3、。10.望排岀物:痰涎、呕吐物、人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及其一般临床意义。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常色和病色以及五色所主病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2.熟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3.望形体、望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基本内容。4.望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一般临床意义。能够识别临床常见舌象。5.熟悉舌的结构,舌诊原理。11.舌的结构,舌诊原理舌面分布,舌诊的内容和止常舌象,诊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2.望舌体:舌神荣与枯,舌色的淡、白、绛、青、紫,舌形的老嫩、胖瘦、肿胀、点刺、裂纹、光滑、齿痕等以及舌下络脉等的舌象特征及其临床

4、意义。13.望舌苔:苔质的厚薄、润燥、腐腻、偏全、剥落、消长、真假的区別及其临床意义。苔色的白、黄、灰、黑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14•舌象分析要点(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舌诊的一般临床意义。1214讲授图表举例实验课1.结合图谱及实例观察舌质说明其临床意义。2.结合图谱及实例观察舌苔说明其临床意义。2实践实验一:使学生初步掌握常见舌质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实验二:使学牛初步掌握常见舌苔变化与疾病的关系第闻诊1.听声音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暧气、太息等声音变化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并应注意相似症状的区别,如发声异常有音哑、失音的不同;语言错乱有请•语、郑声、独语、

5、错语、夺气的不同;呼吸困难有喘、哮、少气等的不同。2.嗅气味口气、汗气、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病室出现界常气味的临床意义。22讲授举例1.掌握发声、呼吸、语言、咳嗽、呕吐、呃逆、暧气等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临床意义。包括:音哑、失音、鼾声的含义和临床意义;谄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睿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哮与喘、气短、少气的特征及意义;常见咳嗽声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虚实寒热诸呕吐证的特点和意义;呃逆、暧气、太息、喷嚏、呵欠的临床意义。2.熟悉失音与失语的区别;熟悉呻吟、惊呼的含义和临床意义;熟悉呃逆、暧气的含义。3.了解口气、汗、痰、二便等异常

6、气味及病室气味的临床意义。第四早问诊1.问诊的价值及问诊方法。2.问诊的一般内容有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史、问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其中,问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耍内容,是辨证的重耍依据。1212讲授举例1.掌握问诊的内容,常见现在症的内容。2.掌握常见现在症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3.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4.了解问诊的意义。3.问现在症状(1)问寒热寒(恶寒、畏寒、恶风、寒战)、热(微热、壮热、潮热、九心烦热、骨蒸劳热)的概念。恶寒发热的类型: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2)问汗内容包括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出汗部位、出汗多少及兼

7、症等。表证辨汗:可了解外邪的性质。无汗多因外感寒邪所致;有汁多因外感风邪(太阳屮风证的感受风邪及温热病的感受风热Z邪)所致。里证辨汗:应区别自汗、盗汗、人汗的不同及具临床意义。局部辨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意义。(3)问头身问头部:问头痛:头痛的部位与经脉的关系,根据头痛的性质辨识外感、内伤及病性的寒热虚实等。问头晕:头晕的概念、类型及各自的临床表现。问周身:身痛、身重、四肢痛、腰痛的类型及各口的临床表现。(4)问胸胁胶腹胸胁胶腹为脏腑所在,不同部位的病症可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胸部:胸部疾病多加心肺疾患,表现多为胸痛、痞满等,应结合兼症进行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