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鼻炎

中医治疗鼻炎

ID:4402666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中医治疗鼻炎_第1页
中医治疗鼻炎_第2页
中医治疗鼻炎_第3页
中医治疗鼻炎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鼻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鼻炎大凡久患外炎,必是三阴体质。阳气素虚,无力祛邪。所以,治本Z道在于要先扶三阴Z阳气。在扶阳的基础上,配合开表、通窍、温通诸药即可。太阴体质者,中焦阳气不运,清阳不升,其表现为面色青白,腹胖易泻,消化不良,体质比较弱。其舌质多淡胖而大,见齿印,其脉右关无力。当温补脾土以养肺,临床我习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苓姜术卄汤,补中益气汤等等。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吃寒凉的食物即容易发作牀炎,这时可以用麻黄理中汤,开太阳扶太阴,标本皆治。《黄帝内经》冇谓:“形寒饮冷则伤肺”,说的就是太阴Z证。这时可以用小青龙汤来开太

2、阳,去形Z寒;用附子理屮汤以扶太阴,解饮Z冷,则数剂必效。少阴体质者,肾阳不足,其农现为面暗色萎,畏寒肢冷,粋神不振,困倦无神。其舌质淡而润,其脉右尺沉软无力。当温补少阴以扶肾阳,我经常以真武汤、附子汤,或者四逆汤加味治Z。这种体质的人每每-遇冷空气,或者一受寒即易诱发鼻炎,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少阴Z阳,开太阳Z表。厥阴体质者,其阴阳之气不能平衡,或易阳亢,表现为性急易怒,情绪自我控制力差,头晕H眩,头胀头痛,热汗出,失眠健忘,腰膝酸软,或胃腕灼热疼痛,◎觉气上攔心等证。或者易转寒证,农现为身冷而畏寒,体质

3、虚弱,体力严重不足。或者易于忽寒忽热,忽躁忽静。此证我常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英生姜汤等加减进退。此类体质的人每每于寒热交作时节发作鼻炎,或者悄绪激动亦能引起鼻炎发作,在上方基础上加通窍解表开太阳Z麻黄即可。再者,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都通鼻,所以川药亦当重视肺经与大肠经。可以常服玉屏风散,这是一个扶正固表的方子。我喜欢在其方中加白芷以通风窍,兼以为入阳明的使药。临床试用,效果不错。鼻炎亦不能只是扶正,虽然正足邪自退,但仍要在扶正的基础上开表祛邪。风寒邪气自太阳而入,亦必自太阳而出。所以,开表

4、之法,首在开A阳。而开太阳之药,首用麻黄。治牀炎Z法,就在于扶助中阳,其法极为简单。可以用桂枝甘草汤,或者甘草干姜汤,都极有效果。有牀炎的病人要马上停止再用各种抗生素,多护阳,多养阳,平时可以用用这两-个方子,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是少阴体质的人久患垛炎,那就-定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我临床经验,如果辨证准确,此方对牀炎可以说是特效Z方。即使不是精确的少阴证,此方亦颇能收到效果。因为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扶助少阴层次的阳气,最能助太阳层次以祛邪Z力。而太阳一开,则风寒邪气自然自内而出。此方极具治木治标之

5、用,所以能收到极好的疗效。Z所以现在极少有人用此方,无非是因为这三味约都有些毒性。但现在的中医也并非不敢用毒药,另外还冇两个原因,一则是温病理论重视滋阴,于辛温扶阳颇冇顾虑。二则,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发现,麻黄含麻黄碱,附子含乌头碱,都会强心和升压,细辛能抑制中枢神经等等,开方的中医怕其副作用。其实,既然是对证之方,当放心应用。方证相当,一般可收覆杯之效。而且,无毒以养生,小每治小病,毒药治大病,庸医所担心的毒性,其实正好是治病的仙丹。初患鼻炎本來不难治,就看成是感冒即可,一两付药即愈。但因为怕用毒药,所以渐而治

6、成慢性的了。然后再治來治去,最终治成顽固性疾病了。谁Z错?医生还是患者?庸医不通鼻炎Z理,滥用寒凉,耗伤病人正气,其良心何在?!I昴炎标症的有效药方和药味鼻炎发作时出现鼻塞、鼻涕、头晕头痛等症状时,需要先缓解其不适,此时当先治其标。当症状缓解后再徐徐扶助三阴阳气,以图治其本。以下数方皆是治屛•炎标症所设,虽然能有效缓解不适,但非根治之法。各位病人川之有效当见好就收,然后仍需要回到改善三阴体质的根木治疗上。传统以來,大家都喜欢用苍耳子散加减方來治疗鼻炎,其冇疏风解表,宣通鼻窍的作用,对于缓解鼻流浊涕、鼻塞等症状

7、颇有好处。其方:辛夷花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30克,薄荷3克。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每服5克,于饭后用一根大葱白和6克绿茶煮汤调服,日三次。如果不喜欢内服,还可以用苍耳子散吹风,亦可马上通理牀窍,其效果不差于西药的激素喷雾剂,且久用亦没冇副作用。其方:苍耳子、白芷、辛夷、薄荷各等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加冰片少许和匀,每次取少取吹鼻,每II4次。其效果极为明显,凡慢性鼻炎鼻塞明显,影响呼吸、头晕头胀、精神不振者都可试用。还有一个吹鼻的外用方,亦用于各型鼻炎发作期。其方:鹅不食草5克,细辛5克,川苒5克,辛夷花5

8、克,青黛5克。上药共研极细末,少许吸并,日2次。苍耳子散亦可变方为煎剂,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证属风邪所致者均可本方加减,冇一定缓解症状的效果。其方:苍耳了10克,白芷30克,川超T0克,黄苓10克,薄荷10克,川贝母10克,淡豆豉30克,菊花10克,tt草10克。使用木方加变散为汤,但诀窍是煎煮时宜少加水,武火短煎即可,以使约性上攻鼻窍,而不沉于中焦。我自己的经验,治慢性鼻炎时喜欢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