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

ID:4402809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临床医学参考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经颅钻孔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是临床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弓I流将血性脑脊液排出体外,减轻脑水肿、脑膜刺激症状,还可起到调节控制颅内压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观察侧脑室外引流的有效性,给予患者术后正确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1临床资料本组共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6〜78岁。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动静脉畸形2例,继发性脑室出血15例。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神志清醒者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情绪,使患者安静,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此手术的目的、方法和必要性,消除家属心理负担以取得合作。争取在15〜2

2、0min内剃光头发,备好头皮,禁食4〜6h并做青霉素皮试。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2.2术后护理2.2.1引流管的连接病人回病房后先将病人转移至病床上,严防在搬动的过程中牵拉引流管,使弓I流管滑出,在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瓶,并将引流瓶固定于床旁侧弓I架上。使引流管出口的高度距侧脑室平面10〜15cm。根据引流速度在此范围内适当调整高低。2.2.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引流后再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1〜2天内,术后注意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1〕。意识障碍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头痛为颅内压增高最早期常见的症

3、状。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典型的喷射性呕吐〔2〕。必须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定吋测量血氧饱和度,观察瞳孔变化每30min〜1h记录1次,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意识状态,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2.2.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引流管阻塞,可挤圧引流管,将血块等阻塞物挤出,或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切不可用盐水冲洗,以免阻塞物被冲入脑室系统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3〕。2.2.4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弓I流量(一般弓I流小于500ml/d)并每天准确记录。正常情况下术后引流液由暗红色逐渐变淡,而当引流液由红

4、色变鲜红色,则为再出血的迹象'应及早报告医生予以处理。若引流液变浑浊,应留取标本送2.2.5患者出检查时应关闭引流装置,防止脑脊液逆流检查回来后应重新调整引流瓶的高度,并观察引流是否通畅。2.2.6妥善固定引流管意识障碍或烦躁不安的病人,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向家属做好宣教。2.2.7侧脑室引流期间的护理病人需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并保持大使通畅,必要时可口服缓泻剂。同时向家属宣教不要随意搬动引流装置,及调整床位的高低。2.2.8拔管指征一般在颅内压症状缓解,脑脊液变清,镜检止常头颅CT复查脑内血肿消退可考虑拔管,拔管之前试行封闭引流管1〜2天,无不良反应时可拔管,拔管时

5、应先关闭引流管再拔除管子。拔管后应采取头高位30°,避免发生脑脊液漏,利丁静脉回流。2.3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本组患者病情危重并伴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导尿管等应做好口腔护理、鼻饲、会阴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基础并发症的发生。3小结脑室内出血的患者是临床急危重症,有效的侧脑室外引流可迅速缓解颅内高压症状,减少继发性的脑组织损伤。有效正确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参考文献〕1王丽华,崔苏雯•危重病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0,204.2吴健红•脑室引流的护理•广东医学,2000,11(21):11・3党世民•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

6、生出版社,2004,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