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防范与护理

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防范与护理

ID:44028367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防范与护理_第1页
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防范与护理_第2页
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防范与护理_第3页
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防范与护理_第4页
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防范与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防范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防范与护理【关键词】产后体位性低血压;防范;护理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直立时血压较平卧时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而产妇分娩后,随着胎儿娩出,腹部压力降低,大量血液回流腹部,分娩时失血,导致外周血容量相对减少,产妇初次下床,由卧位到站立,可发生头部供血不足,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临床表现头昏、视物模糊、乏力、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吋晕厥,造成碰撞伤。有报道[1]研究表明,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3.1%。现将防范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防范护理措施1.1产程中的护理助产士和孕妇通过交流,增加熟悉度,减轻孕妇恐惧心理,讲解分娩

2、过程,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减轻宫缩疼痛。产妇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影响子宫收缩,缓解宫颈口痉挛,加速宫口扩张,促进产程进展,并减少因尖叫、躁动引起体力消耗。鼓励孕妇宫缩间歇期进食进饮,增加体力。对长时间未进饮食的孕妇和出汗较多、呕吐、腹泻的孕妇,遵医嘱补充能量、液体。及时处理难产,防止产妇过度用腹压,避免产道裂伤,预防因会阴伤口疼痛反射性引起膀胱括约肌的痉挛。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催产素,预防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认真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及时缝合;积极处理第三产程,防止胎盘残留。1.2正确评估失血量正常分娩出血量多不超过300mlo现临床上多使用称重法来计算失血量,具体方法:失

3、血量二[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1.05(血液比重g/ml)[2]o当发现出血偏多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针对各种岀血的原因,积极配合医生处理,有效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压。1.3安全方面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产妇从产房转到母婴同室时,要向其讲解体位性低血压的有关知识,以及如何有效地防范。在产后刚开始起床时,一定要有陪护在身边,并且预备椅、凳及其他扶助的设备,以备急需,防止摔跤[3]。1.4产妇离床时的护理卧床产妇准备离床时,应先抬高床头适

4、应几分钟,然后慢慢放下两腿悬挂2〜3min,若无眩晕、视物模糊、出冷汗等症状,才可慢慢地起立。在体位改变过程中,应观察产妇的心率、血压、而色、皮肤湿度等,如有不适则立即平卧。1.5产后饮食指导产后lh可让产妇进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剖宫产术后6h进流质饮食,肛门排气后进半流质饮食。进餐后由于血液积聚于内脏,使循环血量减少。因此,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且餐后不耍立即起床作排尿或哺乳等动作。同时,耍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为2000〜3000mlo1.6产后运动指导运动锻炼可改善人体对血压的调节,持Z以恒的运动有助于减少低血压的发生[4]。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

5、〜12h内即可起床做轻微活动,产后第2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并可适时做产后健身。剖宫产产妇拔除导尿管后若无其他并发症,即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1.7环境设施布局方面护理告知标示醒日,做好环境评估,地而干燥无水迹,灯光明亮,房间Z间无门槛。擦地时,将小心地滑的标牌放到易于看到的地方,时刻起到提醒作用。卫生间布局合理人性化,淋浴及坐便器旁有扶手。医院的环境及设施要求,首先应把保证病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对有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产妇,床尾挂防跌倒的警示标ZjlO1.8护理管理方面护理安全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到位,护理安全才会有保障[5]。加强护理管理的职能和检查监督的力度。护理

6、管理者应该结合护理安全危险因素与护理安全差错的实例对护士进行安全护理教育,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6]。2护理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首先护理人员应沉着应对。立即让产妇平卧,稳定其及家属的情绪。指导做深呼吸,全身放松,并告知症状很快就会缓解;如平卧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可口服红糖水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B6注射液、吸氧等处理,同时密切观察面色、心率及血压等变化。3小结产后体位性低血压多与血容量不足、分娩时消耗过多,引起脱水、产后卧床时间较长等因素有关。护理的关键是要明确发生的原因,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减少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参考文献】1

7、华风莲•产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62-63.2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6.3张桂晔,张蕾.体位性低血压及其护理•屮国社区医师,2006,8(12):74.4于永芬,邓晓玲•体位性低血压的健康指导•中国社区医师,2006,8(16):87-8&5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的角度看患者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6-58.6王庆珍•神经外科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