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治疗

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治疗

ID:44029093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治疗_第1页
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治疗_第2页
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治疗_第3页
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治疗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和诊断代谢综合征(MS)是以腹型肥胖为基础,多重心血管和代谢危险因素聚集的综合征,脂肪病变和胰岛素抵抗是其病理生理基础,心血管损害是其主要后果。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目前世界上有不同的标准,包括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III).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及世界卫

2、生组织(WHO)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MS的诊断标准为:糖耐量或空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和(或)胰岛素抵抗,并伴有高血压(BP^140/90mmHg),高甘油三酯(TG21.7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0.9,女性>0.85)和(或)体质量指数(BMI)>30及微量白蛋白尿中220ng/分等$2项异常者。2002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III)又提出了MS的诊断标准为:符合以下23个条件者即为MS:中心性肥胖、高TG、低HDL-C.空腹血糖$6.1mmol/LoWHO标准强调

3、IR,NCEP-ATPIII标准注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简单实用,但没有强调IR的存在。代谢综合征在中国的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按照IDF标准,我国>60岁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40%,患者具有的代谢综合征的成分越多,其发生血管事件的危险越大。在IDF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腹型肥胖是其核心成分。肥胖流行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2型糖尿病(DM)的快速增长。Zimmet等报道,1997年全球2型糖尿病有1230万,至2003年增长到1940万,预测至2025年,全球将有3300万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是DM并发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UKPD

4、S的研究结果显示,DM患者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中,第1、2位分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因此,治疗DM患者的血脂异常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特点和发病机制代谢综合征血脂紊乱的特点代谢综合征中血脂异常的典型表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TG)和低HDL-C血症。尽管血清LDL-C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但在高甘油三酯的情况下,LDL中小而密LDL(sdLDL)和氧化型LDL的比例增加,加之载脂蛋白B(apoB)水平升高和HDL-C水平降低,特别是HDL2-C减少,影响胆固醇从外周组织向

5、肝脏的运送(逆向运转),促进胆固醇在血管内皮细胞沉积,激发一系列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改变。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代谢综合征是一组集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于一身的症候群。胰岛素抵抗(IR)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和组成成分,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发病机素主要在于IRo腹型(内脏型)肥胖是IR的标志,由于内脏脂肪细胞比皮下脂肪细胞的代谢活跃,腹型肥胖者产生更多的游离脂肪酸(FFA),FFA释放到血循中形成高FFA血症,导致许多非脂肪组织(肝脏、肌肉等)脂肪沉积,导致这些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亦为肝脏大量合成及释放极低密度脂蛋白(VLD

6、L)提供底物。由此在脂质代谢上引起两项典型的变化:apoB产生增加,导致富含TG的VLDL合成及分泌增加。来自于VLDL的TG与LDL和HDL中的胆固醇酯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作用下相互交换,增加LDL和HDL中TG的含量。同时,患者肝素诱发的肝脂酶活性增强,有利于脂解LDL及HDL中的TG,最终使LDL颗粒变小,密度增加,以及HDL2-C减少。代谢综合征的治疗策略代谢综合征治疗的目标在于减少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危险,减少临床2型糖尿病的危险。MS治疗的策略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防”,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靶器官损害的发生;中期“治”,治疗患者已经存在的

7、心肌肥厚、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等早期靶器官损害;晚期“救”,即对于已然存在的相关疾病进行治疗,延缓器官终末期损害的发生。生活方式干预是降脂治疗的基础代谢综合征降脂治疗策略的基本措施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体重、体力活动和合理膳食三部分,而持之以恒、坚持终生治疗是成功的关键。2007年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腹型肥胖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增加体力活动,限制摄入饮食的热卡量,使体重在1年内减轻7%〜10%。推荐规则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每周5〜7天,每天30〜60分钟步行,轻或中度运动。控制饮食,每日进食的热卡中,碳水化合物占60%,蛋白质占15

8、%,脂肪占25%,其中胆固醇的摄入量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