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临床骨科)

带锁髓内钉(临床骨科)

ID:44042060

大小:146.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带锁髓内钉(临床骨科)_第1页
带锁髓内钉(临床骨科)_第2页
带锁髓内钉(临床骨科)_第3页
资源描述:

《带锁髓内钉(临床骨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66例下肢长管骨骨折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白2000年1月〜2003年10月,采用带锁髄内钉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66例;闭合性骨折44例,开放性骨折22例;手术闭合复位骨折穿钉39例,小切口开放复位穿钉27例。结果66例病人均获得6〜18个刀的随访,平均10个刀;除2例骨折延迟愈合,其余病例均在25周内达到骨性愈合。结论釆川带锁髓内微创技术治疗长下肢管骨骨折,具适应症广、方法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加快患肢

2、功能恢复,是一种目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器械与材料。关键词锁髓内钉骨折微创内固定微创外科是近年來岀现的新概念,是在传统外科的基础上发展起來的。而带锁髓内釘微创技术则在骨科内固定领域屮应用越来越广,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66例,经随访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白2000年1月〜2003年10月,共收治了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66例患者。男40例,女26例;年龄18〜65岁,平均34岁;闭合性骨折44例,开放性骨折2

3、2例;股骨骨折25例,胫骨骨折41例;骨折类型:横形12例,斜形22例,螺旋形8例,粉碎性24例;新鲜骨折54例,陈旧性骨折12例;手术闭合复位骨折穿钉39例,小切口开放复位穿钉27例。1.2治疗方法1.2.1手术要点术前根据X线照片选择与骨髓腔直径、长度规格非常匹配的带锁髓内钉,并调试安装带锁髓内钉定位系统,确保具精确性。在麻醉作用卜,手法复位骨折,床边拍X线照片证实骨折已复位;若属开放性或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则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不剥离骨膜及尽量少切开肌肉,减少创伤。髓内钉入路:胫骨在距平台前缘8〜10mm,与结节连

4、线稍偏内为轴向;股骨在大转子梨状窝。首先,用弓形开孔器开孔,由助手固定好骨折位置,将髄内钉顺髄腔插入,如遇冇阻力,贝IJ作冇限扩髓(大部分不用扩髓)再打入;然后,在髓内钉定位系统导向下分别安装远、近端锁钉。术毕,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骨折复位达功能位以上,主钉与锁钉正确导入锁扣。1.2.2术后处理术后24〜48h后拔除引流,适当应用抗生索。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CPM辅助功能锻炼;1周后允许双拐非负重活动,5周后逐步负重活动。2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h(1.5〜3h),术中出血平均约100ml(50〜300)。术后无发生感染、

5、脂肪栓塞综合征、筋膜间隙综合征、内固定物变形、断裂等并发症。66例病人均获得6〜18个月的随访,平均10个月,分别在4、6、12、24周拍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23例术后4〜6周骨折处已有骨痂形成;除2例骨折延迟愈合(后于第15周移去远端锁钉,改为动力固定骨折得以愈合)外,其余病例均在25周内达到骨性愈合。锻、膝、踝关节活动均完全恢复。3讨论3.1微创技术的优点微创外科技术源于传统外科技术并优于传统外科技术。微创外科目的是减少组织的损伤并有利于机体功能恢复,使内环境接近正常住理状态,达到最小的手术切口,最轻的创伤反应,最

6、小的疤痕愈合;而非肓目追求切口小或因显露不充分造成副损伤、因片面追求速度快而造成医源性损伤等错误观点。而带锁髓内钉系统属于骨科内固定领域中的一种微创新技术,譬如MED椎间盘镜技术。本纽所有病例均在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卜•操作治疗,达到“微创”目的。在为52例传统外科技术治疗的病例对比,发现后者骨折愈合吋间较前者长4〜5周,延迟愈合则达8例,且术后多合并股四头肌萎缩,约12%屈膝只有100度,内固定物变形断裂或再发骨折6例。究具原因,⑴主要是传统髓内钊)钢板等材料普遍存在应力遮挡问题,且骨折复位时均采用大切口,骨膜剥离广,

7、时间2〜4h以上,导致骨折愈合延迟,内固定物易发生疲劳折断。3.2带锁髓内钉的优点⑵带锁髓内钉则是一种轴性固定材料,有着较强的抗旋及侧向稳定性,克服了钢板有应力遮挡的缺陷,骨折固定后的力学传导是应力分亨式,对肢体的正常生物力学干扰少,减少对周围软组织床的破坏,有利骨折端局部供血再生。另外,⑶它具有静态和动态交锁两种固定模式,为骨折提供了静力和动力固定方法,达到了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使邻近关节可尽早做功能锻炼活动,避免了肌肉纤维化和关节粘连、僵硬等并发症岀现。本组病例均于术后第2大在CPM辅助下进行功能锻炼及非负重活动,5

8、周后逐步负重活动,有效防止了并发症的出现。3.3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技术治疗长下肢管骨骨折,其适应症广、方法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带锁髓内钉是一种轴向型固定,它在保持肢体长度的同时,其控制旋转功能增加了断端之间的稳定性,负重时应力遮挡作用小,骨折端的应力得以传导而刺激骨痂生长,促进了骨折愈合,允许患肢早期活动负重,加快了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