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m近海散货船总体与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135m近海散货船总体与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ID:440505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2

135m近海散货船总体与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135m近海散货船总体与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135m近海散货船总体与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135m近海散货船总体与结构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135m近海散货船总体与结构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交通工具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经历了舟伐时代、帆船时代、蒸汽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当船舶从蒸汽机时代跨入柴油机时代时,船型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舶的专业化使散货船从杂货船统治的海运时代脱颖而出。专用散货船在2O世纪初开始出现,主要用于铁矿石运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工业国经济恢复,原料需求剧增,水泥、化肥、木片、糖等货物开始采用散装运输方式,散货船应用范围和船队规模迅速扩大。同时船舶大型化带来的优势逐渐显

2、露出来。散货船(bulkcargocarrier)是散装货船简称,指主要用于运输散装干货的船舶,包括诸如矿砂船和兼装船等船型。对于大宗散货船,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级别:灵便型散货船(Handysizebulkcarrier)、巴拿马型散货船(Panamaxbulkcarrier)、好望角型散货船(Capesizebulkcarrier)和大湖型散货船(Lakebulkcarrier)。其结构特点如下:1、单壳体散货船结构:单壳体散货船是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具有一层全通甲板,底部为双层底,甲板下面靠两舷有两个顶边舱,双层底舭部处有向上倾斜的底边舱。这样既可以减少平舱工作,又可以防止航行中因横摇

3、过大而危及船舶的稳定性,同时货舱四角的三角形水柜为压载舱,可以用于调节吃水和稳定高度。2、双壳体散货船结构:双壳体散货船是在单壳体散货船的基础上产生的,舷侧设内壳。舷侧双壳结构可以是横骨架式,可以是纵骨架式。在双壳内都设有水密或非水密的平台,而且内壳与底边舱及顶边舱相交处通常都应设有平台。3、矿砂船结构:矿砂船也属于散货船类型,其装矿砂的货舱容积不大,双层底较高,货舱区有两道纵舱壁,开口边线外强力甲板和双层底为纵骨架式。专线航行的矿砂船可利用舷边的空舱装载石油,设计成矿砂-石油两用船。散货船是当前世界三大主流船型之一,目前世界散货船船队总运力约4.54亿载重吨,占世界船队总运力的近37%

4、。3散货船市场不仅需求量大而且需求稳定,世界上任何造船国家都不可能忽视这一具有发展潜力的巨大市场。对于中国而言,散货船被锁定为船舶制造业发展重点,凸现的是一种理性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散货船使用大国。在国内,散货运输约占货运量的40%。选择与本国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较为接近、又有广阔市场的散货船为突破口,就此可以迅速打进国际市场。今天,我国建造的90%以上的散货船实现了自主设计,已经具备了设计建造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的能力,产品范围覆盖从灵便型散货船到超大型矿砂船的全部散货船产品领域。涌现了以外高桥造船厂、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广州龙穴造船、海西湾基地、大连船舶重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

5、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造船企业。散货船建造水平的发展显示的是中国造船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确定设计船的排水量、重量重心计算与主尺度;2、型线设计;3、总布置设计;4、基本结构设计与强度规范校核。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确定设计船的排水量与主尺度方法:根据仿氏变换确定主尺度、排水量。2.重量重心计算方法:参照布置草图根据各部分重量及其重心列表计算各装载状态重量重心。3.总布置设计方法:根据任务书要求参照母型船资料绘出总布置草图。4.绘制总布置正式图四、参考文献[1]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设计实用手册(总体分册)[S].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

6、8.[2]《船舶科技简明手册》编写组.船舶科技简明手册[S].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7.[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非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4]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5]范思奇.船舶吨位丈量[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2.3[1]杜忠仁.运输船舶金属船体重量的估算方法[J].上海造船,1996(1).[2]周良根.海洋客货船主尺度选择及其经济论证[J].船舶工程,1986(2).[3]盛振邦,杨尚荣,陈雪深.船舶静力学(修订本)

7、[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2.[4]顾敏童.船舶设计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5]D.G.M.Watson,A.W.Gilfillan.Someshipdesignmethods[J].TheNavalArchitect, 1977(7).[6]CedricRidgely-Nevitt.Theresistanceofahighdisplacement–lengthratiotrawlerseri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