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126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幼儿急疹126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ID:44068578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幼儿急疹126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_第1页
幼儿急疹126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_第2页
幼儿急疹126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幼儿急疹126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急疹126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屮图分类号IR758.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77-01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早期诊断十分关键[1]。幼儿急疹大约占小儿急诊总量一半以上,其就诊年龄以1岁以下的婴儿占首位。其特点为起病急、变化快。高热体温39・5°C上。伴中毒症状者是儿科最常见急诊之一。临床上高热既是幼儿急疹的主要表现2—,又是家长急于就诊的原因。[2]现就本院的儿科2009-01/2011-12确诊126例幼儿急疹病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01/2011-12内蒙赤峰

2、宝山屮医院儿科幼儿急疹患儿126例。其中男65例,女61例;发病年龄3-12个月98例,>1岁28例;其中门诊52例,住院74例。1.2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的幼儿急疹诊断标准[1]。1.3纳入标准(1)符合幼儿急疹的诊断标准;(2)年龄〈2岁的患儿。1.4排除标准(1)无热退疹出的病例;(2)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患儿。1.5治疗方法确诊前部分病例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确诊病例均采用静脉滴注热毒宁抗病毒治疗,同时配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对症处理,不在应用抗生素。1.6观察指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时间及治疗结果。1.7疗效判定标准(1)

3、治愈:热退,出殄完全。(2)好转:热退,出疹不完全。(3)未愈:高热无疹出或出疹不完全。2结果2.1临床表现发病时高热118中度发热8例,呕吐或腹泻症状80例,烦躁或哭闹85例。轻咳、流涕(少量)66例。所有病例均热退疹出。发病24小时内首诊时初步诊断62,24-48小时初步诊断者34例,出疹后确诊30例。2.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减少35例;白细胞正常、中性分类为主57例;口细胞正常、淋巴细胞为主34例。便常规检查62例,均基本正常。2.3治疗情况62例24小时内首诊时初步诊断病例均未使用抗生素,其余54例均使用了一种抗生素,使用2-4天。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3讨论幼

4、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出疹行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于6-18月婴幼儿。90%的患儿小于1岁。一般为散发,偶冇局部流行。发病以春秋季为多,但四季均可见,无性别差异。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全身症状轻,热退疹出,预后良好。木病在出疹前往往难以诊断。治疗尚无特殊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上该病确诊前误诊误治十分常见。尽早确诊十分关键。目前认为本病是由人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3]。临床表现为发热,可伴有轻咳、流涕、咽部充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热退疹出;重症病例有时可有惊厥;病程持续1周左右。本病往往因高热反复来医院多次急诊,

5、家长给患儿退热心切,抗生素使用普遍。本病与麻疹、风疹、药疹等较容易鉴别。其鉴别耍点为:木病年龄高度集中,热度高,但全身症状较轻,且卡他症状少,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本病的治疗以抗病毒对症为主。本研究中大部分病例在发病24小时内首诊时就能够初步诊断,与患儿家属耐心沟通、解释,成功的回避了抗生素的使用,其余首诊时未能诊断病例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滥用。因此临床上若能早期诊断就可避免滥用抗生素。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岀版社,2005:738-741・[2]赵祥文。儿科急诊学【VI】,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1996:2-3.[3]宫道华、吴升华。小儿感染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2-4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