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

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

ID:44087986

大小:38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18

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_第1页
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_第2页
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_第3页
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_第4页
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反应原理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H)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2、焓变(△H)△H=Qp△H=H(反应产物)-H(反应物)△H=∑(反应物键能)-∑(反应产物键能)放热△H<0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吸热△H>0反应物吸热、放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能量反应过程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例析: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kJ·mol-1、P-ObkJ·mol-1、P=OckJ·mol-1、O=Od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

2、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1-5d)kJ·mol-1D.(4a+5d-4c-12b)kJ·mol-1A方法: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总结]反应热与焓变反应热焓变描述角度符号单位计算公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热量角度能量角度QHJ或KJKJ•mol-1Q=-C(T2-T1)H=H(生成物)-H(反应物)Q>0H>0Q<0H<03、热化学方程式: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2H2(g)+

3、O2(g)=2H2O(l)△H(298K)=-571.6KJ/mol意义:在298K时,2molH2(g)和1molO2(g)反应生成1molH2O(l)放热571.6KJ。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事项:1、要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g气态;l液态;s固态;aq溶液。2、在△H后要注明反应温度,298K可省略。3、△H的单位是J/mol或KJ/mol。4、△H的数值与符号要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致。如果有同素异形体,则要用汉字加注明。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焓变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

4、(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三、反应焓变的计算盖斯定律1、含义:2、应用:可间接求算某反应的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计算含义盖斯定律反应热含义测量课堂小结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1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2.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课堂检测2.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g)+B(g)=2C(g);H=a(a>0)B.2A(g)+B(g)=2C(g);H=a(a<0)

5、C.2A+B=2C;H=a(a<0)D.2C=2A+B;H=a(a>0)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值也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B4.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A.+184.6kJ·mo

6、l-1B.―92.3kJ·mol-1C.―369.2kJ·mol-1D.+92.3kJ·mol-1D4.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DA.NaOH(aq)+HCl(aq)=NaCl(aq)+H2O(1);H=+28.7kJ/molB.NaOH(aq)+HCL(aq)=NaCl(aq)+H2O(1);H=-28.7kJ/molC.NaOH(aq)+HCl(aq)=NaCl(aq)+H2O(1);H=+57.4kJ/molD.NaOH(aq)+HCl(aq)=NaCl

7、(aq)+H2O(1);H=-57.4kJ/mol5.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OH-=H2O;H=-57.3kJ/mol,若将含0.5mol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A

8、.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B.C2H2(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