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

第2讲——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

ID:44088941

大小:255.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0-18

第2讲——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_第1页
第2讲——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_第2页
第2讲——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_第3页
第2讲——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_第4页
第2讲——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讲——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讲 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测评的发展历史1、中国古代测评思想与技术3、新中国素质测评4、西方素质测评发展5、测评的发展方向本讲内容2人员素质测评中国古代测评思想与技术中国古代人才评价选拔制度概貌商周世卿世禄制战国、秦军功、俸禄制汉举荐(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3人员素质测评一、我国古代的人员素质测评1、古代的人员测评技术颅相学诸葛亮的“七观”知人①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②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③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④告之以祸难观其勇,⑤醉之以酒而观其性,⑥临之以利而观其廉,⑦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戚继光选兵挑选那些身体丰伟、体格健壮、武艺精湛、反应伶俐、负有胆气之人七巧板、

2、九连环4人员素质测评2、古代的人员测评方法秦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到明清的“科举制”5人员素质测评二、近代人员素质测评1、智力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心理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心理测验的鼻祖比奈于19世纪末设计的智力测验;1905年的比奈与西蒙共创个体测验量表。智商概念的引入标志着测评进入新阶段;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今天,智力测验的版本数量众多,而且更为精确和全面。6人员素质测评2、心理测量在美国的应用20世纪20年代,美国把心理测验用于军队的人才选拔中;一战后,团体施测形式产生。心理测验被

3、普遍用于职业咨询、人才选拔和安置等工作中;市场经济和移民的大量涌入使得智力测验在美国社会中被大量应用;心理测验中的人格问卷被广泛应用。7人员素质测评3、心理测量在我国的传播早在1900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便开始有了心理学课程和标准化的心理学课本;20世纪初,我国的心理学界就引进了心理测验方法,并制定出自己的各种教育和智力测验,而其中对中国心理测量领域影响最大的就是对比奈智力测验的引进和修订;1936年修订的中国比奈测验仍然采用的是年龄量表;1979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吴天敏教授对中国的比奈量表进行第三次修订;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心理测量的发展阶段。8人员素质测评中国古代测

4、评思想与技术尧舜先古时代尧舜时代官员的选拔有一定的标准,其核心是选才以贤,发挥其特长。《上博楚竹书(二)·容成氏》载“万邦之君皆以其邦让于贤”。官员的选拔又是根据贤人的特长而授予其职,做到各尽其能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羲和家族精通天文历法,于是尧举羲和等人制定历法;禹家族善于治水,舜任用其为司空主管治水。官吏考核制度也相应确立。“《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其训曰,三岁而小考者,正职而行事也。九岁而大考者,黜无职而赏有功也。”说明三年进行一次小考,九年进行一次大考,根据大考决定任职者的功绩,表现好的、长期累积有善政的得到提升;反之,降职并加以处罚。鲧便是因治水九年,“功绩弗成”

5、而被“殛于羽山”。9人员素质测评中国古代测评思想与技术孔子的人才测评思想“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孔子从才智方面将人划分为上智、下愚和中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阳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史记·孔子世家》10人员素质测评中国古代测评思想与技术庄子的人才测评思想“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

6、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庄子·列御寇第三十二》11人员素质测评中国古代测评思想与技术孟子的人才测评思想“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莫如贵任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上》12人员素质测评中国古代测评思想与技术《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法则直接从庄子学派的“九徵”发展而来。《吕氏春秋·论人》中这样说道:“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仁,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7、13人员素质测评中国古代测评思想与技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中正”指专门司职品评人物的中央官员州设大中正,亦称都中正,郡设小中正,亦只称中正。14人员素质测评中国古代测评思想与技术《人物志》是我国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