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犇数学德育论文

高犇数学德育论文

ID:44094771

大小: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高犇数学德育论文_第1页
高犇数学德育论文_第2页
高犇数学德育论文_第3页
高犇数学德育论文_第4页
高犇数学德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犇数学德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爱心”这把钥匙打开学生“心灵”的锁课程德育工作是落实德育首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课程改革和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课程育德的基本要求在于:培育学生树立辩证的思维方法,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坚韧不拔,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个性品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数

2、学中的对称美与简洁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感受证明过程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严谨性,体会理性思维的科学性和魅力。那么,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进行德育渗透。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把每一个后进生都

3、拉上一把,为了后进生的进步,废寝忘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真正做到用爱心代人,那么教师高大的形象就不树自立了。二、通过爱国主义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我国教学发展的历史,从上古的结绳记数到中古的《九章算术》都是最早问世的数学成就;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最早由魏晋时期的刘徽开始,到南北朝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准确计算大大早于欧洲;近、现代许多数学家都有杰出贡献,尤其是“陈氏定理”等现代科技成果,无不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

4、勇敢和智慧。这些史实增强了学生们强烈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三、结合数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学习数学态度不够严谨,缺乏钻研、探索的精神,为此教师可以给他们讲授了一些数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陈景润为了证明“1十2=2'而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阿基米德面对罗马士兵的刺刀,还要坚持做完一道几何题;高斯为了研究数学问题,要求他快要断气的太太“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就来”;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

5、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EI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四、通过揭示数学美,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数学中蕴含着大量的美的因素,在数学教学中,耍充分挖掘数学美,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唤醒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例如,数学结构和谐美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它具有对立性、对称性、对偶性等特征,杨辉三角形就给人一种和谐、匀称、对称的美;又如,数学的奇异美使这个规律化、程式化的世界里常常出

6、现意外的、新颖的、带有独创性的成果,令人兴奋和激动。罗巴切夫斯基在几何学的许多结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简直是极其荒诞的,然而正是他的大胆想象为几何学的新发展打.卜•了基础。数学美还体现在对困难和复杂的数学问题的简捷优美的解法上对例题和习题,要提倡一题多解,开拓思路,灵活思维,在此基础上评估最优解法,鼓励学生追求优美解法而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美的享受,以此激发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意愿,提高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以上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尝试,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

7、的道德品质方面有广阔无限的领域,形式多样,方法多异。我们要主动去琢磨、去思考、去挖掘,把教材、学生和当前的教育日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实践,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五、让数学走向学生心灵,适时德育渗透。初中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它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

8、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我国领土辽阔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十•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长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长6300千米。在讲“百分数的认识”时,引用这样的数据:“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上21%多的人口。”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国情教育、人口教育。还可以通过介绍祖冲之在1500年前计算出圆周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