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与对策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与对策

ID:44097881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与对策_第1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与对策_第2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与对策_第3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与对策_第4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与对策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屮的特殊群体,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与实施者。由于其职业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了诸多复杂因素造成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本文将从辅导员自身、组织体制、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梳理总结,以了解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成因;对策作者简介:周海霞(1984-),女,重庆长寿人,重庆三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学心理学;李小红(1984-),女,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

2、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8—02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丁部的双重身份,由此角色定位我们可以发现,辅导员处于教学、管理的一线,是最贴近学生的一线老师。甚至部分高校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现实状况却差强人意,高校辅导员工作被视为“鸡肋”,辅导员的丁作在较大程度上得不到专业老师与学生的理解,甚至还存在严重的被忽视和排斥。在口常工作中,辅导员多是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由于任务繁重且压力较大,且不能看到显性的工作成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从而导致很多辅导员在

3、长期工作中出现了严重的职业倦怠。那么,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本人在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弱化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一、职业认同感的含义及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降低的表现职业认同感是指,我们在工作中,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和社会价值与社会对该职业的期望与评价一致。职业认同感作为我们在工作中的内在动力,可以促使我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现H标。在一个企业或者团体中,员工是否冇职业认同感将会影响员工的忠诚、成就感与敬业感等[1]。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观察发现,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职业认同感较低,具体表现如下:①降低自身工作

4、价值,把辅导员工作紧紧作为一种谋生手段;②成功体验较少,缺乏职业效能感;③工作没有激情,对自己的职业前景看不到希望,导致产生职业倦怠⑵。二、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的原因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再结合实际工作,我们发现,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弱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除了辅导员自身,最主要是社会和高校体制的影响。本文在总结的过程中,认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弱化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组织体制的因素辅导员是高校中具有教师与管理者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其工作任务重、责任重大且其工作范围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有不确定性,工作成果非显性,难以得到公平的汇报等等,这些都导致了辅导员觉得前途渺茫,付出与收获完全不

5、平衡,而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3]o(1)传统高校管理模式的影响当前大多数高校都重视学术与科研,认为辅导员工作专业性不强,并不重视这支队伍。这使大部分辅导员认为“地位低下、前途渺茫、责任重大”,并没有将学生工作当做可以终身从事的事业。甚至部分高校管理者以及专业老师认为,凡是涉及到学生的事情,均是辅导员的责任,是辅导员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这使得辅导员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4]。(2)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并非主要发挥其本职工作作用,而是做好安全教育为底线,紧抓学风建设、班级管理、党团建设、宿舍清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旷课早退等等,此外,还要催缴学费、策划活动,不仅需要

6、应付大量的行政工作芋务,还需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部分高校提出,辅导员要形象好、口才好、文笔好、能歌善舞……一方面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乂要完成各个部门下达的任务,且各个部门的要求经常处于冲突状态,如学生处要求辅导员不能使学生因为学费问题而失学,而计财处又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按时缴费等等。这一系列的要求使得辅导员工作较难开展,对职业要求产生了较大的困惑和孑盾[5]。(3)工作量超负荷当前,大多高校并没有按照规定配备辅导员,大多一个辅导员要管理300以上学生,单单教育引导学生已经工作量巨大,但占用辅导员时间和精力最大的是一系列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此外,高校要求辅导员24小时开机,一旦学生

7、有任何突发状况,辅导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这使得辅导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耗竭其内在心理能量。从心理学的角度,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时,其身体和精神都会出现较大的问题。(4)工作绩效非显性当前各人高校强调教学与科研,专业教师在领导和学生眼里,由于更具专业性,而导致其地位明显高于辅导员。此外,专业老师的工作成效是可以量化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等,而辅导员工作却是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短期内看不到育人成果,这些都使得辅导员工作难以得到及吋的肯定和认同,进而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