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井间地震技术研究

十六、井间地震技术研究

ID:44099765

大小:47.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十六、井间地震技术研究_第1页
十六、井间地震技术研究_第2页
十六、井间地震技术研究_第3页
十六、井间地震技术研究_第4页
十六、井间地震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六、井间地震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胜利油田2002年度拟引进博士后研究课题一、济阳坳陷中古生界残留盆地油气地质及成藏机理1、主要研究内容:济阳坳陷中古生界残留盆地地层分布、构造发育、油气成藏、油气保存及勘探方向预测、勘探目标初选。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残留盆地成藏机理、地层发育、有利储集体预测及石油地质特征。二、压扭性盆地沉积构造及石汕地质特征1、主要研究内容:压扭性盆地构造演化、沉积特征.成姪成藏研究、有利勘探区带及目标。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压扭性盆地的形成演化、有利勘探区域、成藏组合特征。三、准喝尔盆地“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的精细研究1、主要研究内容:大倾

2、角情况下如何解决速度问题、压力预测的方法精度和地温梯度等相关的技术内容。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大倾角情况下速度求取的方法、精度及使用的范围,进一步研究压力预测的方法和地温梯度的求取方法,为勘探开发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研究三场之间的关系及综合效果。四、准喝尔盆地及姪源岩层的研究和评价1、主要研究内容:盆地沉积发育史、有效怪源岩的判别与确定、生排姪关键时刻的确定、资源潜力分析。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煤系婕源岩评价技术、低熟怪源岩评价技术。五、高渗透砂岩油藏井间剩余油研究及预测方法1、主要研究内容:采用测井、试井、地震等多学科技术,结

3、合油藏动态分析,建立中高层渗透砂岩油藏的井间剩余油分布模型,并采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井间剩余油的预测模型。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不同井组合井间地震监测数据组的分析及波速层析图的建立、不同时间采集数据体的变化及其储层特征含义、监测模型与预测模型的数学关系。六、胜利油区整装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1、主要研究内容:整装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分类评价、整装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整装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不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特高含水期储集层孔隙结构变化机理研究、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微观分布

4、规律、不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七、高含水开发阶段制约老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机理研究1、主要研究内容:注入水质对不同开发阶段及不同类型油藏的适应性研究;注入水质及注入参数变化的优化研究、对油层的伤害研究(包括:注入参数的不合理造成颗粒运移而加重对油层伤害的研究);在已形成大孔道情况下,注入水驱油机理研究及相关渗油机理的探讨。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搞清在高含水开发阶段,老油田注入水在油层中的渗流规律特征描述技术及驱油机理的定量描述技术。八、低渗透砂岩油藏裂缝预测描述技术1、主要研究内容:裂缝成因及控制因素、发育分布规律、建立低渗透砂岩

5、储层裂缝分布模型。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地应力场模拟、井间裂缝表征参数预测、裂缝描述方法、储层裂缝分布三维建模技术。九、含聚合物采出液油水分离配套技术研究1、主要研究内容:含聚合物采出水除油净化机理研究,注聚采出水中聚丙烯酰胺分子特性测试技术研究,注聚采出水物理、化学方法、油水分离技术研究,破乳剂筛选,注聚原油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参数确定,研制试验密闭高效处理设备。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油水界面特性研究、化学除油剂研制;针对注聚原油难脱水的特点,解决制作参数,确定问题,如处理温度、破乳剂用量、型号、停留时间以及达到的指标。「、适合油田

6、采出水高温、高盐特殊水处理膜技术研究1、主要研究内容:研制耐盐、耐温、耐油反渗透离子膜,使采出水矿化度由上万mg/L降到2000mg/L以下;研制改性增油有机材料膜及金属无机膜处理采出水,使水含油由10mg/L降至3mg/L,悬浮物由10mg/L降至lmg/L,悬浮固体粒径由〉5jim降至1屮n以下;研制耐高温(>60°cX耐盐、耐油离子交换树脂,使进水硬度由100mg/L降到0.lmg/L以下。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耐盐(<1.0万mg/L°c)、耐温(>55°c)、耐油(<3mg/L)反渗透离子膜研制,改性增油有机材料膜及金属无机膜

7、的研制,耐高温树脂研制。十一、河道砂油藏产能预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1、主要研究内容:在油藏静态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可靠的动静态资料,运用已掌握的经验方法、理论和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分析各种预测方法基础上,发展一套适合河道砂储层产能预测的组合预测技术,连同精细的静态描述和科学的预测一起,为油田开发决策者当好参谋。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孤岛油田河道砂储层精细地质模型,定量揭示砂体的几何学特征、叠置关系和连通状况;研究特高含水期河道砂油藏剩余油和产能分布规律;应用神经网络模型法对河道砂储层单井产能预测进行研究,年累积误差小于0.3

8、5%;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理论,基于高效分布式ORACLE数据库、采用多种编程技术,开发河道砂储层产量预测辅助决策系统。十二、天然气生产集输系统防盗及泄漏检测技术研究1、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