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行书研究

颜真卿行书研究

ID:44105345

大小:487.7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8

颜真卿行书研究_第1页
颜真卿行书研究_第2页
颜真卿行书研究_第3页
颜真卿行书研究_第4页
颜真卿行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颜真卿行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颜真卿行书风格形成的客观原因11・1唐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1.2书法自身的发展和进步12颜真卿行书风格形成的主观原因32.1颜真卿师从前人32.2颜真卿对行书的发展创新43颜真卿行书作品分析53.1《争座位帖》53.2《刘屮使帖》63.3《赠裴将军诗帖》84颜真卿对后世书法的影响94.1人格魅力对后世书法的影响94.2行书对后世书法的影响10参考文献11致谢12声明131颜真卿行书风格形成的客观原因唐代的颜真卿是继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后的乂一位帖法大家。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改变了魏晋以来流行于世的瘦硬风格,创造了帖法史上的新格局。追求丰腴、宽博的书写风格。这种

2、卩风刚劲雄浑,推动了行帖的变化与发展。颜真卿行巧风格的形成,从客观上说,主要有唐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书法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两个方面。1.1唐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颜体行书风格形成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受盛唐社会背景的影响,当时的社会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这为书法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唐代书法名家辈出,使书法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台阶。颜真卿生活在唐代中期,他经丿力了唐代的鼎盛时期。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十分强盛,国力空前强大。社会不断进步,各个领域里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为文化艺术的开拓与创新供了社会基础。盛唐时期由于封建君主实行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思想文化界百花

3、齐放、百家争鸣。各民族Z间团结友爱、交流与开放,为唐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唐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极为光辉灿烂的一章,特别是在诗、词、书、画等方面均达到了艺术高峰,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诗人、书家和画家等。多种文化形态严整宏伟、气势磅礴、瑰丽多姿、丰富多彩,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了新的丿力史高潮。唐朝的统治者为了从社会上选拔人才,巩固其统治,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如在贞观年间,就设置了弘文馆和崇文馆,这两个馆既是学校,乂是学术研究机构;在开元盛世时期,还特置了丽止书院。丽止书院是官方学术机构,主要是聚集文学Z止帮助皇家藏书和校勘古籍,也参与为皇帝讲书、修书等活动。

4、以后,乂将丽止书院改为集贤殿书院,仍然把它作为一个官方学术机构。在文化空前发展的唐代,这一学术机构的出现,对当时的文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当时还设置了书法官以进行科举考试和选拔官吏。在唐代,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由于考试重文章、诗赋和讲求书法Z美,这无形中推动了诗歌和书法艺术的高度发展。诗的题材广泛,风格也多种多样。许多诗人以各口的艺术手法开拓了唐诗的新境界,如被世人称为“诗仙”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其诗写得热烈奔放、雄奇壮丽、洒脱飘逸;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则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色,诗的内容深刻、苍凉,形式严整、规范。与此

5、同时,唐代在绘画、雕塑、咅乐等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富于变革的时代、强盛的国力、宽松的政治氛围、活跃的思想和繁荣的文化构成了以雄壮浑厚为主旋律的“盛唐气象”。颜真卿生活于这样一个时代,伟大时代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书法艺术创作。1.2书法自身的发展和进步颜体行书的形成从书法史上看也是书法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尚法的审美思想就是唐代书法的进步。“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清代的梁i献用这一句话概括了晋、唐、宋三个吋代的典型书风①。魏晋时期,文学上《世说新语》和《文心雕龙》的出现,掀起了品评人物的风尚。因此清淡成为一种风气,表现在书法中,就是形成了流美多

6、变、自然清爽的书风,尚韵就是指在书法创作中大多不重古法,而是依据个人的情绪随意挥洒。南北朝时期,rtr丁北方鲜卑族统治了中原地区,汉文化不可避免地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营养,在汉族传统的书法艺术风格中,渗进了少数民族豪放朴实、泼辣清新的气息,形成了用笔粗犷、参差错落、自然的魏碑体书风。而唐代书家寻找客观规律,追求一种法则,追求一种理性的美,作品表现为均衡的和谐之美。比如唐楷的规整严密、讲求法度。其次,书法抒情化的倾向也是唐代书法的创新。唐朝国力强大,人民富裕,各个艺术门类都注重法式和规则,格律诗的繁荣就是这一吋期的产物。表现在书法上,变古法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尚法”艺术

7、风格,但书家们不为法所束缚,形成了众多的艺术流派。颜真卿书法就是唐代尚法书风的典型,他一变魏晋以来的瘦硬书风,创立了丰腴宽博的书法艺术风格。唐人尚法”,但在法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抒情化倾向,唐人真正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工具,张旭的狂草是其典型代表。魏晋吋期的古典主义美学观耍求形和神完好的统一,“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①形和神的地位基本相当,但对唐代影响不大,因为唐的大部分书家是学习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的。初唐书风的代表是四家的楷书,其风格近似魏晋。盛唐的审美观开始发生变化,“唯观神彩,不见字形”是其代表。楷书容易被法度所束缚,难以抒情,草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