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1

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1

ID:44114322

大小:246.5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18

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1_第1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1_第2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1_第3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1_第4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1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30题1.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対应的是A.禅让制B.郡县制C.察举制D.分封制2.《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言,宗庙言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说明A.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B.主张“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C.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D.强调以人为本,实行“

2、仁政”3.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下列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B.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C.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D.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4.张老师讲解下幅知识结构图时最有可能得到的认识是太£相夬■liJfA•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的内部的森严

3、等级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肓管理体系C•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5.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隋朝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6.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

4、:“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來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対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的资格B.“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途径C.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來自地方郡县长官D.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7.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

5、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8.荀子F1:“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制度符合材料意思的是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度C.通判制D.行省制9.元代的科举制度也基本上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只考两场,要求相对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淮河以南的南宋境内的

6、人民)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対严格,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种族分配。这表明A.元朝主要以科举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主要手段B.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C.元朝统一后重视全面推行汉化政策D.其做法在于协调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以汉族为代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10.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

7、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不再受到中央节制11.《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屮书奏事,此正元Z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A.要抑制权臣,加强皇权B.要解除地方割据C.明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D.要改革官制6.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Z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表明黄宗羲A.反对实行君主制度B.指出了废除宰

8、相的弊端C.认为君主不能世袭D.强调宰相职位应该世袭13•“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B.侵夺了皇帝的权力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D.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4.程天相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