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实施方案

国学经典实施方案

ID:44117842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国学经典实施方案_第1页
国学经典实施方案_第2页
国学经典实施方案_第3页
国学经典实施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学经典阅读与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课题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国学经典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个个读经典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努力培养学生思想素质。二、实施目的、意义1、传承中华文明。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2、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高中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打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4、创办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办学社会效益的最好体现。5、培养学生思想素质。三、组织领导本校本课程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具体如下:组长:贺春晖副组长:易年树刘明彰肖绥成成员:刘光清谭健初廖常青罗志辉刘光元四、课题实施的步

3、骤:第一阶段:准备、实施(2009年9月一2009年10月)1、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2、组织编写、推荐教材:《弟子规》、《论语》、《中庸》、《孟子》、《唐诗三百首》系列读本。读本精编精选适合高中生诵读的篇章。第二阶段:课程具体实施阶段(2009年11月一2010年11月)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010年11月)五、具体实施和安排(一)诵读安排:1.早课、晨读时间,语文老师组织诵读;2.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诵读;(二)活动安排1.以语文课代表为组长,成立“国学经典阅读”领导小组2.开展“讲古代名人故事”、“国学手抄报展览”的诗词配画活动;3.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开展“国

4、学经典书法展览”活动;4•评选“感动班级系列人物”活动。六、活动形式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要利用好课前、课余、课后、晨会、夕会课时间开展活动,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形式多样;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1、语文课前3分钟接背;2、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小型赛诗会;3、结合相关节日开展“传统与现代”链接活动;4、诗词诵读比赛。5、唱诗比赛(给诗配乐,和乐配诗)。6、画诗、题诗比赛(给诗配图,看图题诗)。7、举行古诗文书法比赛(硬笔,毛笔)。七、活动氛围的营造1、编写、购买相关教材;

5、2、搜集一些经典名画、字画、经典格言。3、课间播放一些国乐名曲。4、张贴、悬挂体现中华文化经典、民族精神的圣贤像。八、活动评价(一)测评方式:1、以团队为主,个人为辅;2、以小组测评为主,班级抽查为辅;3、以平时测查为主,竞赛激励为辅;(二)测评方法:将诵读内容分为12级,每级分甲、乙、丙三等,实行等级测评。各级以规定篇目为基础,测评者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篇目中进行全文背诵,也可以根据测评老师掌握的情况选取其中几段,要求被测学生现场集体诵读或个人背诵。(三)测评标准:1、小组诵读(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做到读音正确、无破句、无断句、无漏字、声音圆润,诵读流畅。2、个人背诵(满

6、分100分,60分为合格):做到读音正确、无破句、无断句、无漏字、声音圆润,诵读流畅。3、诵读过程中每读破、读断、漏字一处,一次扣除5分。4、测评成绩分为“甲、乙、丙”三等。(1)“丙等3能正确无误地诵读必背内容,考级得分在60分以上;(2)“乙等冬能正确背诵必背内容,考级得分在60分以上;(3)“甲等”:均能正确背诵必背内容和自主背诵内容,考级得分在60分以上。九、成果汇报展示根据诵读进度,结合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各种成果展示活动,以调动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同时检验经典诵读成果,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1、在班级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表演赛。2、在班级

7、开展国学经典知识竞赛、书法、绘画、“告诉我”作文竞赛。3、举办国学经典知识讲座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