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处世思想

老子的处世思想

ID:4412245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老子的处世思想_第1页
老子的处世思想_第2页
老子的处世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子的处世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哲人大音而元声有感于老子的处世思想《老子》一书,所著不过五千字,为文沉静而朴实,简约而温和,可于平淡处见奇伟,于无声处起大咅。可谓字字是金,句句经典。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一句就透出一个道理。故而几千年来,人们研究老子络绎不绝,经久不衰,时至今日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研究,大有欣欣向荣、枝繁叶茂Z势。对人们思想生活影响之广、Z深刻,既如涓涓溪水滋润着人们的心【II,又如洪钟大吕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因此,一直以来我都I•分仰慕老子的威名,不由常持《道德经》一书,赏读不已。并也读了一-些有关《老子》的研究著作,

2、意欲多些接近这位大哲人的光辉思想。其中,我从老了的一些话中感悟到许多宝贵的处世思想,虽是些浅薄认识,但终究按纳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现耍吐露出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不错,孑盾是普遍存在的,且是对立统一的。对立的事物又必须是相互依存地向前发展的,谁也离不开谁。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对的状态中存在的,那么在审视事物的时候,就不能使用绝对的和孤立的思维方法,而必须使用相互对待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在观察一种事物的吋候,把

3、观察的对象放在与它相反的事物的对立面,从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观点出发;在观察一种事物的时候,把观察的对象作为相反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综合体来看待。“上善若水,水利力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真是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木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这等宁静和达观,很多人难以企及。这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

4、为。“满招损,谦受益”,我们正需要这样的谦虚的品质。另外,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那么,水是博大精深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具冇爱心,最具有包容性、渗透力和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檣舟楫,任劳任怨,歹单精竭虑。他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从不张扬自己。是啊,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太张扬自己,而是应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还有,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管

5、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瓢,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为不平而鸣。我们若以水为尺,定可裁出长短高低,以水来量度我们的行为准则,定会豁然开朗,海阔天空。“五色令人目肓,五咅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而要建立宁静恬淡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口愈空虚。基于此,我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我想这句话尤

6、其适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因为如今社会上充斥着千奇百态、光怪陆离的事物,人们也最易耽于其屮,不能专注于自我,不能沉下心来做事。若是这样,人的意志往往容易消沉,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生活也会失去意义。于是便自甘堕落,甚至会丢失自己的生命。“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照老子的意见,素即素净单纯、不杂于物,见素就是认识到世界的本来而貌是素净单纯自自然然的,从而视缤纷的颜色、鲜美的味道、悦耳的声音、珍奇的货物如过眼烟云。朴,未成器也,比喻人和物的原始性、天然性,抱朴就是保持人类实而不华、厚而不薄的原始真品性。合而言之,索朴就是”

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返璞归真,回归门然。老了认为,一个人若能素净而单纯,淳厚而朴实,则”虽冇荣观,燕处超然”。老子乂从人性的神圣性出发,认为人之私情己欲的兴起必然损伤人类纯净淳朴的自然詁性,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祸害,〃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潜于欲得”。因此,他提倡少私寡欲,并以之作为制约私欲,胡乱兴作的根本手段。私寡欲并非去私禁欲,并非绝对排斥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而是要求人们克除贪婪Z心,摆脱名利观念的系缚,以保障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井然冇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反

8、向转化受着诸多因索的制约,在仃常生活中,人们可以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度数,调节转化的因素,控制转化的方向,使事物的转化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和生存。但并不是说,由此人就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不是说,由此人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完全可以由人不营造。实际情况要比人们的想象复杂的多;人类生活的环境,人们面临的事情,往往超出人们的支配能力。它像大海一样,更多的是需要了解大海的变化,顺应大海的变化。在这种时候,对人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