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

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

ID:44132065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_第1页
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_第2页
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_第3页
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文S版第二册《寄给青蛙的信》敦学参考教材说明这篇课文是童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小靑蛙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信,它很难过。它的好朋友小鸭子知道了,就给青蛙写了一封信。青蛙收到信后,十分开心。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并冇生动的语言对话,特别适宜儿童阅读。课文中的三幅插图,分别表现了“青蛙等信”“小鸭寄信”“青蛙收信”三个不同的情境。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小青蛙在前后两幅图中不同的表情,重点体会它曲“难过”到“开心”的变化。课文后面安排了认读生字表、会写字表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课后第2题,让孩

2、子们也像小鸭子一样,给自己的好朋友写几句话,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学会用书信的方式与人沟通,表达心意,并对书信的格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词语花篮”里有四个词语,要求学生会读。教学口标1认识“蛙、信、每、封、送、安、伤、今、惊、读、第、次、非、常”14个生字;会写“非、今、每、安、采、爱、亲、送”8个字。学习新部首:“爪字头”。2止确、流利、有感情地册读课文。3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多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冇条件的可制作多媒体课件。(二)识字、写字1生字的呈现

3、(1)出示课题后,认读生字“蛙”“信”。(2)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相机出示“每天”“收一封信”“小鸭子”“安慰”“伤心”“今天”“惊喜”“第一次”“非常”“朋友”“安全”“送信”“过去”“没精打采”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蛙、信、每、封、非、常、过、采、封、鸭、安、伤、今、惊、读、第、次”等生字。2生字的识记(1)本课生字中,要注意区别以下读音:平舌音“次、送”——翘舌音“伤、常”前鼻音“信、今”——后鼻音“惊”前鼻咅“安”——后鼻咅“伤”“封”的韵母“eng”不要读成了“ong

4、”(2)引导学生自己运用曾经学过的认记生字的方法,学会认记新的生字。熟字加一部分:言信京惊卖读熟字减一部分:海——每令——今形近字比较:蛙——封弟——第3生字的巩固(1)木课生字较多,可采用“开火车”读词语和生字卡片的方式,巩固识记生字。(2)给“生字宝宝”找朋友:信(送)000安(慰)000“生字宝宝”和好朋友可以组成:写信、寄信、信封、信箱……安慰、安心、平安、安全……(3)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特定的语境屮识记生字。(4)“词语花篮”中,还可引导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进去,丰富

5、自己的词汇。4写字指导木课写字教材中,“非、安、今、每、送”5个字是要求既会认又会写的,可在认读过程中指导书写,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和“每”的间架结构是上小下大,“今”是上大下小。“非、釆、送、过”为已经会认的字,“非”的笔顺容易错,应指导学生按“竖、横、横、横、竖、横、横、横”的笔顺进行书写「采、爱”字中的“爪字头”为新学的部首,笔顺为“撇、点、点、撇”;“送”的部首是“走Z儿”,前而已学过写法,此处只要稍加巩固即可。(一)朗读指导1在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老师再指导学生朗读。木课

6、屮,青蛙的心情经历了“难过——没精打采——伤心——惊喜——高兴”的过程,老师让学生体会这儿种不同的心情,抓住训练点进行朗读训练。2木课中,小鸭了和小青蛙的对话充满了童趣,可让孩了们用分角色册读或表演朗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二)感焙、理解教学时可以从课题入手:“谁寄给青蛙一封信?一封怎样的信?为什么要寄这封信?”通过“问一问”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明白小鸭子是为了让好朋友小青蛙不再伤心难过、得到开心快乐,才给小青蛙写了这封信。课文最后一段屮,小鸭子说的“看见你这么快活,我也

7、非常快活”一句话是全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它道出了小鸭了关心朋友的最大心愿,那就是:“能给朋友带來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这句话要让学生多读,反复体味,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亲身体验来谈一谈: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好朋友的?如果要你给好朋友写儿句话,你会写些什么呢?(五)实践活动1举行一次“XX,我想对你说”的好朋友谈心会,鼓励孩了们多与好朋友沟通,多给予好朋友关心,那样,你会更快乐。2读读“词语尼篮”里的词语,再启发学生观察插图,自己说几个词语填入尼篮里。3请你也像小鸭一样,给自己的好朋

8、友写儿句话。(六)教学时间本课可安排2课时。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