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3以内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3以内的加减法

ID:44133474

大小:153.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18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3以内的加减法_第1页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3以内的加减法_第2页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3以内的加减法_第3页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3以内的加减法_第4页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3以内的加减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3以内的加减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一、基本内容。计算是本册的重点,加上后面的混合运算,恐怕要占全册内容的一半。看着内容很多,其实大部分的计算方法在百以内加减法中都见识到了。新的部分就是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缕一缕例题就能感受到这一点:第一节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第二节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千以内不进位加第三节进位加;退位减第四节验算(田园)第一节连续进位加;两次退位减第二节连续退位减:中间有0、末尾有0二、教学建议从上面的分析看,重点实际是两个:两位数加减的口算;三位数的笔算加减。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任

2、务。1.两位数的加减的口算。目标有两个层次:正确地算——迅速地算(速算)。怎样达到这个目标?熟练加巧练。不进不退的,一眼就看出来。进位加无非是两种情况,三个基本办法。56+27像这样,不前不后的——加一就得。接近整十的:39+26动哪儿?前!动!40+26-126+39后!26+40-1训练时,我让学生先说方法再算。退位减是两种情况,三种办法。83-16,我们把这个叫不前不后的。(3~7)学生喊:不前不后的,83-13-3接近整十的:83-29接近30,83-30+1刚开始问的很细:减数接近几?怎么办?减多了还是减少了?怎么办?训练的层次:我问你

3、答—自问自答—不问只答。方法是很多的,如74-25=75-25-1,但有一样我们要清楚,纵有千招会,不如一招绝。掌握方法需要一个过程,掌握了叫技能,随心所欲了叫技巧。要长期练,要针对性地练。2.建议二、三、四节合起来讲。怎么讲呢?能不讲就不要讲。先让学生自己做,出了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再说也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了,都是百以内笔算加减法中解决了的问题。关于估算。一是认识一个符号≈(第二节红点2),二是要养成估算的习惯——笔算前要估摸一下结果,长此以往,受益无穷。关于验算。人人都认为验算是必须养成的习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讨厌验算。对题率高的班级,关键不是靠

4、验算。可以借验算熟悉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连续退位减法要用直观模型来支持,不要干讲。600-23,现在可能理解万以内数的认识为什么那样讲了吧?这里用计数器也可以。4.关于应用题。田园第三节讲应用题的。对小学数学的任务,我有一个粗略的描述:怎样算、怎样想、怎样量。如果处置得当,应用题是一块很好的磨刀石:它能帮我们练习怎样想——以怎样的程序、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马新兰老师把小学数学的基本数量关系概括为:和、差、分、倍。我们这组题目就是关于差的(比较)。所谓差:整体与部分之差;两种事物的数量差。甲、乙两个数比较,就三个关系:甲=乙;甲>乙;

5、甲<乙。谁具中心地位?同样多是核心的东西。过去这个部分是难点。难在哪里呢?学生是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老出错:甲5吨,比乙少2吨。他写:5-2.后来人们“明白”了:学生不理解逆序的题目,于是把逆序的题目去掉了。说是到了方程那里逆序就不是问题了。这下行了吧?还不成。您得讲清楚算式的含义:白兔7只,黑兔比白兔少2只7-2,学生说:7只白兔减2只黑兔。现在,干脆不解释了,于是万事大吉了。他还有理由:说是学生会算就行了,何必简单问题复杂化?我感觉这样说也不像人话。为什么?一是学生根本还是不明白,这是明摆着的。二是这种做法与我们的追求不符:我们不是宣称过程比

6、结论更重要吗?现在却放弃了。这样做的潜台词是什么?会算就行,别问为什么?我的体会,顺序、逆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两个事我们没处理好:比较的标准多、少是由同样多生发的。我们的训练要走好三个层次:以谁为标准?学生要会判断。这不难。多、少是怎么比出来的。用计数器演示比较的过程。画图展示比较的过程:白兔有9只,白兔比黑兔少5只,黑兔多少只?以谁为标准?黑兔!白兔怎么画?先画同样多画多了还是画少了?为什么?怎么办?求那一段?训练程序呢?前面说了:师问生答;自问自答;不问只答。这样练下来,就形成思维的程序和方法了。建议把教材上的题目都归置归置,把重心放在这样的

7、训练上。五第六单元:做鸟巢——图形与拼组一、内容和目标。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初步认识长、正方形的特点二、教学建议。1.不要用整节课的时间教。两张大纸,十几张小纸就都解决了。2.特点是比较出来的。那十几张小纸比较特点就出来了。3.不是不用教材了,等基本问题解决了,一节课,学生先看书,能做的题目都做了,不会的,一讨论,完了。4.聪明小屋:剪出几个纸样子,让学生操作代换过程。然后发展一下,3壶水到几杯,要倒32杯,需要几壶?六第七单元:去姥姥家——混合运算一、基本内容。1.细分起来是三部分:连加连减——第一节红点及练习;加减混合——第一节绿点;小

8、括号——第二节。只有小括号是新知识。第三节是干什么的?第二节任务太重,根本完成不了,加一节练习。2.还暗含着一个不可能回避的内容:两步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