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高考考前复习建议

政治学科高考考前复习建议

ID:44180926

大小:13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9

政治学科高考考前复习建议_第1页
政治学科高考考前复习建议_第2页
政治学科高考考前复习建议_第3页
政治学科高考考前复习建议_第4页
政治学科高考考前复习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学科高考考前复习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学科高考考前复习建议第一部分对试卷的宏观展望1、难度预测:0.47-0.52左右。2、对选择题备考的提示①经济生活要关注计算题和坐标图的呈现形式,如常握汇率、利息率、理财收益等计算。另外知识推导图的命题形式也需要格外关注,这类题往往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经济生活的选择题背景和社会热点联系密切,如人民币加入SDR与国际化的经济意义。要关注I•三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屮的经济新词和新话题,如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创新创业新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相机调控;

2、分享经济;工匠精神;精准扶贫;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流动;产业融合;融合发展新业态;新东北振兴战略等。②政治生活的选择题往往依托典型性、影响人的事件,往往会载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保障人权、民生,法律赋权、限权、保权问题及国家治理等知识。备考时要关注当年的时政新词有:互联网+政务服务;普惠性政策;增强获得感;容错纠错机制;精准扶贫等等。③文化生活容易出现一材多用的命题形式,考查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我们要了解屠呦呦在文化创新和发展中的作为和贡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把握传统文化在两岸领导人这一跨越66

3、年的首次会面屮的文化意义;④哲学模块注意题干与题肢的相互渗透这一命题发展趋势,该题型的特点就是在选择题肢屮把书本原理与题干情景相互渗透与融合,这已经是全国卷所有选择题的命题趋势了。哲学模块的命题背景多以科学新发现、理论新思考、文化新视角等为载体,如发现引力波、发展人工智能、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宇宙太空的新探索等。2、对主观题备考的提示①纵观近三年来全国卷的38题结构,都是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组合,经济生活考点要关注供给侧改革与一带一路战略、改革开放的结合,政治生活要关注依法治国在实施中而临的实际问题、在推动国家治理体

4、系现代化中的作用。该题的命题背景多以一个重大的时政热点为载体,引导人们关注社会和现实,其设问多般以“揭示某某与某某的关系、分析材料屮某某做法的必要性、分析某某是如何得到体现的”的形式居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其设问针对性强、注重思维过程,所做答案对材料的依赖度高,反对学生一味地按照书本知识体系胡乱堆砌知识点,要求学生根据材料逻辑对所学知识进行分解和重构,能灵活地把材料信息准确地转换为书木语言。该题还特别要求学生查审设问屮的逻辑层次,弄清楚设问中主客体Z间的关系。如杲设问有“当前”“现阶段”等时间标识字样,务必联系时

5、政或回到历史,看看党和政府当时对此的相关观点,需要灵活借用时政语言补充答案,其解题方法侧重于归纳法。②相应可知39题的结构往往也就是文化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知识组合,其命题背景往往就与文化密切相关。该题第一小问命题背景多以文化交流融合发展或一种文化思潮的变迁为载体,在今年也可能以我国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依托,跨章节地考查学生对文化生活知识的系统梳理与全面整合,如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在文化传承屮的作用、对民族凝聚力和坚定走屮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意义等,其设问角度宽泛,立意深远,通常不限定范围,设问形式多样

6、且开放,主要是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答案经常是通过逻辑推理,在思维过程中口然生成。哲学部分设问的角度刚好与文化相反,其切入口细,知识跨度小,限制性强,要求学生在固定知识范围里思考和想象,这也就决定了全国卷哲学考点往往是选择知识含量大、便于在命题专家在进行挖掘和思维拓展的考点为抓手,如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矛盾的属性和地位等,在今年要特别关注以上考点,其解题方法侧重于演绎法。第三小问是纯粹的开放性题目,答案多元。多设计提建议、写宣传语、写提纲、写标语、或是驳斥某错误观点、论证某真理性知识,其设问虽不限定知识范围,作答

7、时还是要尽量往文化和哲学模块里靠。第二部分重要时政与思考角度经济生活一、互联网+创新(一)时政扫描1.2015年7月40,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互联网+”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促进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和跨界创新的新常态,深度融合、创新新业态是互联网+的核心要素。2.2016《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

8、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2015年6月16H,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为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提出了相应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