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评鉴中心评鉴委员

高教评鉴中心评鉴委员

ID:44182005

大小:1.95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10-19

高教评鉴中心评鉴委员_第1页
高教评鉴中心评鉴委员_第2页
高教评鉴中心评鉴委员_第3页
高教评鉴中心评鉴委员_第4页
高教评鉴中心评鉴委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教评鉴中心评鉴委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歡迎高教評鑑中心評鑑委員 蒞臨指導196年度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所)簡報報告人:劉兆祐主任2中國文學系(所)自我評鑑報告3壹、導論一、本系沿革本校於民國五十一年成立中國文學研究所(初名中國文化研究所文學門)民國五十二年成立中國文學系民國五十八年分設「中國文學組」「文藝創作組」民國八十八年設置碩士在職專班4二、師資‧文學組(含研究所)共17人(教授8人,副教授9人)‧文藝創作組共9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2人)(95學年度師生比為23.71,參見下表)595年度專兼任教師暨生師比項目學院別專

2、任教師兼任教師生師比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軍護教師合計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合計兼任四人折算一人折算專任後人數專兼任合計日大學部日碩士班日碩士班加權×2日博士班日博士班加權×3日間部學生合計不加權日間部學生合計加權日間部生師比加權文學院26312005991610296416.0016.0075.001133112224762281321158521.13哲學系450009114061.501.5010.501962346154523428727.33中文系91720028366254010.009.3

3、337.337164182298778688523.716三、學生人數學士班:文學組500人文藝創作組260人碩士班41人碩專班20人博士班22人7四、自我評鑑過程(一)本系自我評鑑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本系教師提供各種資料及意見,並組成自我評鑑小組,自行評鑑。第二階段由本校專任教師5人組成評鑑小組評鑑(包括本院他系教師1人,他院教師1人,本系教師3人)。第三階段由學校組成評鑑小組進行評鑑,包括校外委員3人(含校友1人)校內他系教師2人,共5人。(訪評意見,參見「自我評鑑報告」p.13﹚8(二)本系訂

4、有:「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所)自我評鑑實施要點(參見「自我評鑑報告」p.20)「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課程委員會」,定期檢討課程。9一、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一)目標1、學士班文學組:(1)培養研究中國文學之專門人才。(2)培養中等學校國文師資。(3)培養文化出版界文學專業人才。文藝組:(1)培養研究及創作現代文學之專門人才。(2)培養中等學校國文師資。(3)培養文化出版界所需之寫作人才。貳、自我評鑑結果102、碩士班、碩專班:(1)培養研究中國文學之專門人才,厚植其繼續研究之根基。(2)培養大專院

5、校及中等學校之國文師資。3、博士班:(1)培養研究中國文學之專門人才,以宏揚中國傳統學術文化。(2)培養大專院校之中國文學師資及研究人員。11(二)特色1.分設「中國文學組」、「文藝創作組」,俾學生得以依興趣發展所長。兩組課程亦得以交流。2.「敦煌學」、「民間文學」兩項課程為本系多年來之重點課程。根據大陸學者過偉、王甲輝《台灣民間文學》一書,列舉青年學者18人,14人為本系畢業生。本系設有「民間文學專題研討室」及「敦煌學專題研討室」。3.出版《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外,並與中華詩學研究所合作,出版《中華

6、詩學》季刊,提供師生發表詩詞園地。124.與「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合作,本系教師參與《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出版與編務。宋如珊老師擔任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編輯工作主要由嚴紀華老師、陳愛麗老師負責。5.與「中國口傳文學學會」合作,本系教師參與該會各種學術活動。陳勁榛老師為該會理事長,許端容、鄭慈宏老師分別擔任常務理事及理事。6.本系與財團法人「善同文教基金會」合作,其滋息提供本系從事學術活動。該會董監事均由本系教師擔任。13(三)自我改善機制1、本系設有系務會議、系評會、課程委員會、自我評鑑工作小組等,

7、定期實施自我改善工作。2、定期舉行「國文教學檢討及改進會議」及「通識課程教學檢討及改進會議」,以檢討課程及教學。143、每學期末實施教學評量及教師自我評鑑。文學院中文學系學年度教師評鑑表評鑑項目及比例評鑑內容系評分數院評分數教學35%(一)教學準備(含教學大綱及授課內容)。(二)學生意見調查反映。(三)依規定授課、補課及繳交學生成績。(四)編撰教學媒體、教材、講義、教科書及其他強化教學措施。(五)參與教學課程相關之專題講座、主題研習或教學工作坊之活動。(六)其他教學成果。研究35%(一)於學術性刊物或學

8、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出版專書、取得專利等成果;藝術或技術類教師之作品展、表演、競賽等成果。(二)主持研究計畫、建教合作或產學合作。(三)研究成果獲國科會、教育部或其他學術機構之獎勵。(四)舉辦國內外學術研討會。(五)其他研究成果。輔導20%(一)輔導學生課業(含安排學生請益時間)。(二)擔任導師。(三)指導學生論文、專題研究報告、設計、展演、比賽。(四)其他輔導成果。服務10%(一)參與系所、院、校之行政事務、出席會議、行政配合。(二)擔任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