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约束与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约束与路径选择

ID:44200170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约束与路径选择_第1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约束与路径选择_第2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约束与路径选择_第3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约束与路径选择_第4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约束与路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约束与路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约束与路径选择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如何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避免乡村衰落,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冇效、生活启裕”的乡村振兴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强国富民战略安排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对此进行了具体部署。近年來城镇化率明显提升,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冇较大差跖•。根据省诸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落实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如期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进行理性的研究和思考。①深刻认识实现乡

2、村振兴的前提条件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区域空间。乡村振兴最大的特点是乡村本土不再经历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是在整个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后期,111于外部先进要素的进入和外部市场的拉动,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通过本地绿色资源与先进要素的结合,实现i种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的全新的产业“跃升”,从而带动乡村全而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因此,乡村发展具有外源性、后发性,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较高阶段的产物,是城乡两个不同海平而之间连通和对流的结果。乡村发展必须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乡村是农业的载体,要让居住在乡村的农民富裕并文明起来,必须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

3、前提。在农村土地数量既定的诸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冇两条途径:一是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减少分母,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二是通过引导城市现代要素下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做大“分子”。这两条途径分别对应于城镇化较低阶段的“集聚”和较高阶段的“扩散”,即当城镇化处于较低阶段时,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极化效应为主,表现为周边乡村地区和小城镇的人口等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向城市集中,为农业规模化经营进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创造条件;在城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由于城市生产生活成木增加,城市要素开始向周边次一级城镇和乡村地区溢HhIH现逆城市化现象,

4、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扩散效应为主,农村得益于外部要素的拉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乡村振兴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乡村发展必须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來。城市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能否顺利彻底转移到城镇,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承载的产业规模和结构。如果城镇所承载的产业规模大、结构层次较高,处于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必然带来高利润、高工资、高税收: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带来的必然是低利润、低工资、低税收。低附加值产业结构下,一方面低工资使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无法仅靠工资性收入完成劳动力再生产

5、,另一方血低税收使政府无力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无法使农民工在城市立足。我国目前之所以出现严重的半城镇化问题,就在于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无法稳定承载新増的农村转移人口。在这一背景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就不能有效地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城镇对农村农业发展的带动必然是有限的。乡村振兴需耍一个强大的转型成功的产业体系为支撑。乡村的冇效治理必须与“产业兴旺”结合起來。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目标,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是根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6、”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以农村青壮年大规模进城打工为特征的乡村要素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乡村的经济基础,这是乡村萧条、社会问题丛生的根木原因。如果没有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及其由此带來外部要素的输入和乡村经济新一轮的发展,处于衰落过程中的农村经济对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就是苍白的,政府自上而下施加的强化乡村管理的措施就始终是外在的。①科学把握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约束我省具冇乡村面积大、农村人口多、乡村建制多、农业比垂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的特点。按照2018年中央1号文件耍求,我省要在现有基础匕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全国同步实现

7、乡村振兴,必须从城乡、工农和区域大循坏的视角,多维度把握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和血临的约束,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城镇化处于加快发展阶段,但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半城镇化问题突出。近年來,我省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2016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48.5%,2017年突破50%的临界点,城镇化由“极化”阶段转入了“极化”与“扩散”并重的发展阶段;但是,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广东、江苏、浙江三省70%的城镇化率差距更大。不仅如此,半城镇化问题十分突出。2016年我省户籍城镇化率仅31%,低于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近18个百分点,有2000万农民工还游移于城乡

8、之间没有稳定下來。按照75%的城镇化峰值计,我省至少还要再转移2500万乡村人口,才能对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实质性影响。在未來一个时期,继续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强化对农业农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