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及制备练习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练习

ID:44203801

大小:10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9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练习_第1页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练习_第2页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练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氯气的性质及制备练习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C.氯气能溶于水D.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用单质间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A.HCl B.CuCl2  C.Fe3O4  D.FeCl23.Cl2是有毒的,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爆炸时,在顺风处通常可用的防御办法是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去B.可用烧碱溶液浸湿软布蒙面C.可用肥皂水或尿液浸湿软布蒙面D.人畜应多饮水4.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

2、色,是因为它们均含有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盐D.氯化氢5.可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次氯酸可与碱反应B.次氯酸有漂白性C.次氯酸钠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D.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6.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A.漂白粉被氧化了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8.把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出现的现象是()A.溶液变红色B.溶液变蓝色C.溶液不变色D.溶液先变红后褪

3、色9.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冷至室温得液态产物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3%,则容器内原有H2、O2、Cl2的体积比为A.6:3:1B.9:6:1C.26:192:71D.13:6:110.将氯气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①使它转变为较易溶于水的物质②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③提高氯的百分含量④提高漂白能力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只有②11.饱和氯水长时间放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的量减少的是:①Cl2;②HClO;③H2O;④HCl;⑤O2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⑤1

4、2.用1molMnO2和含HCl为4mo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共热),在不考虑HCl挥发的情况下,得到的氯气的物质的量A.等于2molB.等于1molC.小于1molD.大于2mol13.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长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占试管容积的A.1/4B.1/3C.1/2D.2/31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试管壁上沾有MnO2,除去时可用的试剂是A.蒸馏水B.KOH溶液C.稀盐酸D.热的浓盐酸15.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得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OH)2•3CaCl(OCl)•nH2O。过量盐酸和漂白粉作用

5、生成Cl2的质量和漂白粉质量之比(可换算为百分比)称为“有效氯”。现有一种漂白粉的“有效氯”为35%,若该漂白粉的组成和上述化学式相符,则式中n值为A.6.5B.8C.8.5D.1016.aL标准状况下的H2、Cl2混合气体经光照,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溶液中bmolNaOH完全转变为盐,则A.b的关系不可能为A.B.C.D.17.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原因是①或者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

7、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Cl2易溶于CCl4)。(1)若用含有0.2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