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完整小抄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中学教师资格证完整小抄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ID:44220218

大小:267.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9

中学教师资格证完整小抄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_第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完整小抄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_第2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完整小抄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_第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完整小抄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_第4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完整小抄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完整小抄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630351339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章(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概念界说?(1)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联系在一起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对教育的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教育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才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木途径。狭义的教育:指以彩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耍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门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

2、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2.制度化教育: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疗制度,乂称制度化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疗宗旨和近代学制。(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3.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也称强迫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普遍

3、性.基础性的特点。)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耳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冇的类型口益多样化⑤学历教冇与非学历教冇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5.近代教育的变化: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6.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屮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徳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的特征。二次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岀一些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

4、的全氏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7、人物著作及思想夸美纽斯(捷克)《人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頑芽,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冇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这把道徳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B)梭法卢(《爱弥儿》康德(德国)《教育论》洛克(英国)《教育漫画》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K政治经济制度

5、对教育的制约:⑴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⑵政治经济制度决立着受教冇者的权利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II的⑷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⑴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⑵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的促进作用:①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途径(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②人力资木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⑴科学技

6、术能够改变教疗者的观⑵科学技术能够彫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⑶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⑷科学技术对教疗技术的影响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①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了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①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对文化的彫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K身心发展的概念①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

7、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血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C②》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⑴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來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市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孟子、弗洛伊徳、威尔逊、格赛尔)⑵外濟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