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波的叠加

18.8波的叠加

ID:44220441

大小:7.38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19

18.8波的叠加_第1页
18.8波的叠加_第2页
18.8波的叠加_第3页
18.8波的叠加_第4页
18.8波的叠加_第5页
资源描述:

《18.8波的叠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绿光束空间交叉相遇(红是红、绿是绿,…)空中无线电波很多(仍能分别接收各个电台)听乐队演奏(仍可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旋律)一、波的叠加原理1.波传播的独立性2.波的叠加原理二、两列特殊波的叠加1.驻波的形成2.驻波的特点3.生活中的驻波现象4.半波损失5.驻波弦振动的本征频率及振动的简正模式——驻波几列波可以保持各自的特点(频率、波长、振幅、振动方向等)同时通过同一介质,好像在各自的传播过程中没有遇到其他波一样。一、波的叠加原理1.波传播的独立性在几列波相遇或叠加的区域内,任一点的位移,为各个波单独在该点产生的位移的合成。2.波的叠加原理(适用条件:波的强度较小时,波的叠加原理

2、成立)二、两列特殊波的叠加振动方向、振幅、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正向波反向波——驻波1.驻波的形成行波驻波行波:驻波:驻波波形不传播---"驻"字的第一层含义。频率特点:振幅特点:相位特点能量特点驻波(standingwave)---波形、相位、能量不传播,是媒质质元的一种集体振动形态。2.驻波的特点波形特点:3.生活中的驻波现象乐器发声原理鱼洗有害的驻波鱼洗低速行驶的情况高速行驶的情况轮胎驻波A4.半波损失现象:反射点处绳是固定不动的,因而此处只能是波节。入射波被反射之后,相位突然改变了(与原来反相),产生了的相跃变,相当于波程差了半个波长,所以称为半波损失。半波损失波从波疏介质垂直

3、入射波密介质时发生半波损失波密介质:较大的介质叫波密介质,波疏介质:较小的介质叫波疏介质。关于半波损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在反射波中总会产生半波损失;(B)在折射波中总不会产生半波损失;(C)只有当波从波疏媒质向波密媒质入射时,反射波中才产生半波损失;(D)半波损失的实质是振动相位突变了.A入射波的表达式为:,在处由固定端反射。试写出反射波的表达式。02.25B由入射波表达式:(1)(2)(3)容许的波长为这说明在弦上形成驻波的波长值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相应的频率为:两端固定的弦线形成驻波时,波长和弦线长应满足5.驻波弦振动的本征频率及振动的简正模式本征频率:式中的频率叫弦振

4、动的本征频率基频:其中最低的频率叫基频谐频:其他较高频率都是基频的整数倍,他们各以其对基频的倍数而称为二次、三次…谐频。简正模式:频率由此式子决定的各种振动方式称为弦线振动的简正模式几种振动的简正模式波速基频谐频本征频率解:千斤码子如图二胡弦长,张力密度.求弦所发的声音的基频和三次谐频振动的节点所在位置.例千斤码子频率、振动方向、振幅相同传播方向相反驻波的形成1.频率特点:2.振幅特点:3.相位特点驻波的特点波节波幅半波损失振动的简正模式总结波从波疏介质垂直入射波密介质时发生半波损失驻波已知驻波方程为,则形成该驻波的两行波的振幅波速相邻两波节的距离已知驻波方程为,(A)振幅相同,相位

5、相同(B)振幅不同,相位相同(C)振幅相同,相位不同(D)振幅不同,相位不同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点的振动是()B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a、b两点的相位差是()(A).(B)/2.(C)5/4.(D)0.Ayx/2Oab-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