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力学实验(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

专题17+力学实验(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

ID:44221631

大小:9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专题17+力学实验(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_第1页
专题17+力学实验(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_第2页
专题17+力学实验(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_第3页
专题17+力学实验(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_第4页
专题17+力学实验(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17+力学实验(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测案)【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一、实验(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10分。)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屮:⑴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i=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x6=10.26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

2、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位置8CDEF速度(m-s-1)0.7370.8010.994(2)以人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屮画出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关系图线.(3)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m/s2.【答案】0.864m/s0.928m/s图像:0.65m/s2.(3)小车的加速度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纸带、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英中在本实

3、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还缺的器材是,(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其屮.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关系图线.(4)根据你画11!的小车的速度一吋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弹簧测力计毫米刻度尺0.928(4)在v・t图象中,图

4、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贝I」.【点睛】对于实验器材的选取一是根据实验冃的进行,二是要进行动手实验,体会每种器材的作用.考查了有关纸带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利用图象来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抻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

5、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屮有如下议论,其屮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氏B.弹赞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Z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耍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耍近些【答案】BDB点睛: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要求两次拉橡皮筋时的形变量和方向是等效的2.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自行设计了"

6、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他们的方法如下:⑴如甲图所示,在轻弹簧上端固定一只力传感器,然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当用手向下拉伸弹簧时,弹簧的弹力可从传感器读出。用刻度尺测量弹簧原长和伸长后的长度,从而确定伸长量。测量数据如表格所示:伸长量x/10-2m2.004.006.008.0010.00弹力F/N1.603.194.756.388.02(2)以x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请你在图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弹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线—o并由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二(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⑶取下弹簧,将

7、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丙所示。调整导轨水平,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近似相等。⑷用天平秤出滑块的质量m=300g.(5)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⑹多次重复⑸中的操作,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得到与X的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1234561.002.003.004.005.006.001.004.009.0016.0025.0036.000.1610.3200.4790.6480.8000.9540.

8、0260.1030.2300.4200.64000.9100.00390.01550.03460.06300.09600.1365⑺结合上面测出的劲度系数和滑块质量可得到的表达式:0⑻由上述实验可得的结论:C【答案】80±2N/m滑块的动能或者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1.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它的伸反量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一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