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冒襄研究综述

当代冒襄研究综述

ID:44231238

大小: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9

当代冒襄研究综述_第1页
当代冒襄研究综述_第2页
当代冒襄研究综述_第3页
当代冒襄研究综述_第4页
当代冒襄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冒襄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冒襄研究综述摘要:随着冒襄对于清史研究的重要性被人发现,越來越多的学者都对他进行研究。从冒襄的生平和作品两个方面综述了新世纪以来对冒襄的研究,在生平方面,其交游的对象,文人和青楼女子都涵盖在内;在作品方面,主要是对其戏曲、散文、诗词和书画的研究等。关键词:冒襄;交游考;董小宛;水绘园;唱和对于如皋冒氏的研究众多,而对冒襄的研究尤为热门。据冒广生《小三吾亭文集甲》记载:“(脱)欢子孙在扬州者三世,椒聊Z实,繁衍必多,运丞殆其支庶欤。”冒襄为记载以來如皋冒氏的第二十世族孙,是冒氏家族中成绩较为突显的一位。他没有出仕而以遗民著称,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对冒襄的研究很多,目前

2、可分为两大部分,即他的生平和作詁。从其生平来看,记载完全的莫过于冒广生先生的《冒巢民先生年谱》,记录了冒襄基本的家庭生活,朋友交游以及作品的写作时间等。从其作品来看,冒襄本人辑《同人集》十二卷,记录朋友和自己唱和的诗歌。另外其后人冒广生先生《如皋冒氏丛书》第四集载《香俪园偶存》一卷、《寒碧孤吟》一卷、《集美人名诗》一卷、《泛雪小草》一卷、《芥茶汇钞》一卷、《宣炉歌注》一卷、《影梅庵忆语》一卷附一卷、《朴巢诗选》一卷、《朴巢文选》四卷、《巢民诗集》六卷、《巢民文集》七卷。近来,由万久富、丁富生主编的《冒辟疆全集》已经出版,此书汇编了冒辟疆著述十五种以及见之于英他文献的零

3、散诗篇二十一篇。新世纪以来对这两个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个是以顾启先生研究为主的20世纪80、90年代,另一个是从2010年开始,学者对冒襄的研究热情日益高涨,相继有多篇论文发表,原因•是其书画作品得到了现代艺术品市场的关注,二是家族研究的兴起带来家族成员个案研究的增加。一、冒襄生平研究对于冒襄的生平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冒襄的“交游史”,目前冇顾启先生的《冒襄研究》,该书由论文组成,其屮在书出版前已经发表的有《冒襄与阮大钺斗争事迹考评》、《冒襄盟兄张明弼事略》、《冒襄李清交游考》、《冒襄余怀交游考》、《冒襄吴国对交游考》、《冒襄对孔尚任思想的影响》、

4、《董小宛和她的诗》、《再谈董小宛的结局一与董千里先生商榷》、《冒襄家乐班的戏剧活动》、《汤显祖传奇在明遗民中》、《从鲁渊刘亮生平和谈的可信度》、《李渔轶事》等。书的前半部分分别考证了冒襄与敌友的交往情况,分别是冒襄与阮人钺、谭友、夏世谊、张明弼、李清、余怀、吴国、孔尚任等人的交往联系。这几篇文章是交代了冒襄早年在南京扬州一带进行的活动,例如冒襄和《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怀之间的交游,作者以一组唱和词为线索,进行考证。又以“戊午寒食倡和”来例证他们交往的过程。此书的其他论文则会在下文中提出。未收入书内的同主题文章还有《冒辟踽与吴伟业》和《冒襄王士?G交游考》。以同样的方法考

5、证了冒襄与吴伟业、王士?G的交游。王士?G作为晚辈,已是新朝官员,但两人的交往是“既有世谊,又有思想基础”①。顾启先生在文中论述从顺治十七年到康熙四年两人之间交游的大事件,其中也是以冒王的诗歌交流为载体,总结出以冒襄、陈维松等遗民思想感染了王士?G,在其神韵风格的形成过程屮产生了一些推动性的作用。但是此篇论文只是单一地阐述两人之间的交游事件,而于冒襄的心理状态尚缺乏剖析。同样,汤宇星的《从桃叶渡到水绘园一一17世纪的江南与冒襄的艺术交往》采用社会学与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以冒襄为主线,从复社、女性与遗民三个角度,以桃叶渡、影梅庵、水绘园等三处文人居所为切入点,深入考察明末

6、清初江南文人的艺术交往活动。台湾学者李孝悌的《冒辟疆与水绘园中的遗民世界》和《儒生冒襄的宗教生活》②,则从神灵信仰在士大夫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视角來考察。杜平平《清初的冒襄和水绘园世界》和姚萍《水绘园文学活动研究》也是以水绘园为中心,论述了冒襄中晚年在水绘园内的生活和与众多遗民的唱和活动。其次,对冒襄、董小宛爱情的研究,是当下研究界对冒襄感兴趣的一个突岀点。王利民《冒辟疆与董小宛》,效法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以传主的情感经历为核心,用经过考证、甄别的第一手资料力图展现当时的文人生活场景,对那个时代的才子佳人的命运和心态做出真实的描述,同时这种研究方法也使得对冒襄的研究逐

7、渐从政治考量回归到冒襄真实的生活上来。顾启《冒襄研究》中《释“墓门深更阻侯门”》、《董小宛和她的诗》、《再谈董小宛的结局一与董千里先生商榷》三篇文章都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董小宛的身世、与冒襄曲折地结合以及嫁入冒家的生活,其中最引得学者探讨的就是董小宛的死亡之谜。又以充分的理论事实依据一一驳斥董先生的五个观点,不仅让读者在众多资料中梳理出冒襄对董小宛的感情,也在英好友的诗歌中感悟出董小宛当时受到了文人的肯定。同时以史料证明董小宛确实是病逝于如皋,并应在这一结论的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研究董小宛的诗、文、戏曲等作品。赵园先生在《常态与流离播迁中的妻妾一一明清Z际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