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8.05)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8.05)

ID:44246792

大小:16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0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8.05)_第1页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8.05)_第2页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8.05)_第3页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8.05)_第4页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8.05)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8.0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下学期福州一中高三五月质量检查语文(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修身齐家的“家”是什么?李竞恒(1)人们对“修身齐家”的说法都很熟悉,但这个“家”具体是什么意思?现在说起“家”,一般都是两口子加个小孩的核心小家庭。但先秦时代说的“家”,则指规模更大的社会中间组织,是一种小共同体,规模比现代核心小家庭大得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论语》《礼记》都提到过“百乘之家”,意思是能出动一百辆战车的

2、“家”,一些“家”内部还有家大夫、室老、家相一类的家臣,所以先秦的“家”是有较大规模的自治小共同体。(2)很多人解读“家”字,根据字形臆测说是家庭在室内养猪。但从甲骨文来看,“家”最初是指祭祀先公、先妣的宗庙,如“上甲家”“妣庚家”“报于家”“侑家”“奏家”。意思是祭祀上甲、妣庚这些祖宗的地方,举行“报”“侑”这样的祭祀,并且伴随音乐演奏。所以,“家”字里面那个“豕”,不是养猪,而是给祖宗吃的祭品。“家”是祖先崇拜的地方,通过祖先崇拜和祭祀的缅怀,可以将死者、生者的精神凝聚在一起,形成柏克所说“死者与生者的共同体”。(3)杜正胜谈道:“封建宗族是一个政治体,古代文献称作‘家’,也是具体而微

3、的国”。殷周时代“国”的规模极小,大多是以一处小堡及其周边村落为中心,散布在广袤的原始森林之中,星罗棋布,不同于今人所感受到的巨大民族国家。所以当时“国”与“国”之间疆场之役,“不过如今村邑之交哄”(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而“家”又是此种规模极小之“国”的微缩,因此规模更小,但又比现代人熟悉的核心小家庭更大,是一种真实有效的自治小共同体。(4)“家”是小共同体,其中包括了家族成员与各类家臣,内部亲密互爱。如商代非王无名组卜辞《乙》八八一六,多次占卜问贵族家内“多臣”“多妇”不会生病的问题,这些“臣”和“妇”都是“家”的成员,因此得到家族长各种关心。(彭裕商:《非王卜辞研究》)《礼记·

4、曲礼上》记载,贵族乘坐家臣的马车,虽然驾车的人身份低微,但乘车的贵族在接过挽索之时,按一下驾车人的手,表示谦谢。傅斯年也感叹“那时人民对于那时公室的兴味何其密切”。正因为“家”内部亲密互爱,因此《小雅·黄鸟》提到外邦之人“不我肯穀(善)”,“不可与处”,希望要“复我诸兄”,“复我诸父”,一定要回到宗族亲人的共同体内部。(5)先秦贵族有家,有姓和氏,还有家谱和宗庙,清楚地知道自己祖先和庞大的亲戚圈子,并通过家族财产形成自治水平较高的共同体。相比而言,平民一般是散沙化的状态,没有姓、氏,也没有对遥远祖先的记忆,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共同体治理组织。(6)秦以后,中国的平民普遍有姓,这个在人类历史上

5、非常少见,至迟在西汉晚期,社会最底层的平民也拥有了自己的姓。因为秦朝毁灭了所有先秦的贵族世家,汉代平民的精英便尝试模仿先秦贵族,去建立姓和家族组织。(7)“家”的重建,在秦汉以来的危机中,成为中流砥柱。一是重建了生育文化,重建了造血机制,“中国五胡入侵能抵住并再造新生,归功于大家族”(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二是徐复观所说:“宗法中的亲亲精神,乃成为我国两千年来,社会组成的坚韧的纽带;也成为我国能渡过历史苦难的真实力量。永嘉之难,能渡江南去的,或渡陇西去的,多是强宗大族。能立足中原,保持中国文化于夷地之中的,依然是强宗大族”。(摘选自《南方周末》)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6、,正确的一项是(3分)()【机读卡题1】A.先秦时代的“家”,是由许多核心小家庭组成的规模较大的社会中间组织。B.百乘之家的内部有家大夫、室老、家相一类的家臣,可以实现较大规模的自我管理。C.以甲骨文来看,“家”最初指祭祀先祖的宗庙,而非很多人据字形臆测的养猪的场所。D.“家”是通过祖先崇拜和祭祀的缅怀,将死者、生者的精神凝聚在一起的生命共同体。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机读卡题2】A.文章第一段阐述了对“家”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B.第四段引用ト辞《乙》及《礼记》的有关记载,证明“家”内部的亲密友爱。C.《小雅·黄鸟》提到外邦之人回到家族

7、共同体,证明“家”具有强大的核心凝聚力。D.文章援引杜正胜、吕思勉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了“国”与“家”的密切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机读卡题3】A.“家”作为自治小共同体,家族成员与各类家臣亲密互爱,连傅斯年都为之感叹。B.先秦平民无姓无氏,缺乏对遥远祖先的记忆,因而难以形成自治水平较高的共同体。C.汉代平民普遍有姓,缘于因先秦贵族的毁灭,汉代平民精英对先秦贵族的模仿。D.“家”的重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