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论国民素质

毛概论文-论国民素质

ID:44254028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毛概论文-论国民素质_第1页
毛概论文-论国民素质_第2页
毛概论文-论国民素质_第3页
资源描述:

《毛概论文-论国民素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原创性深刻性形式性得分论国民素质王首敬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工程系机制二班201301172口古以來,中国就是礼仪Z邦,其优良的道德品质也是世人广为流传与赞扬的,可不知为什么,到了近代以来,国民的素质就日况见下,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影响了中国人在世界严重的形象与地位。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与邻近国家日本的国民素质的差距:1•许多FI本人很讲究秩序,不乱闯红灯;非常讲诚信;尤其是非常注意环保,垃圾分类做得十分精心,环保的口觉性非常强。日木人还非常重视口主创新,在科技领域有很大成就。反之,当前,我们一些社会成员交通秩序意识淡漠,诚信缺乏,道

2、德失范,缺乏环保意识,国民的整体科技素质也还偏低。对照日本人的这些优点,我们就应该看到自身的“差距”,深刻反盛学习。2.—些H本国民的行为习惯,与中国国民的某些行为习惯相比,就只能说是“差异”,而并不是“井距”。例如,在日木,男士平均结婚年龄是35岁,当父亲的平均年龄是36岁。很多人其至都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的人更多,特别是职业女性。因为女人一生孩子,往往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口本国民的压力太大了,所以必须拼命地干。有位日本朋友说:“日本人不做梦,哪有时间做梦这里,FI本国民的勤奋精神应该值得肯定,但有些地方就不能说是与中国国民索质

3、存在“差距”,而只能说是“差异”。3.日木人非常彬彬有礼,一天到晚地鞠躬。大公司的高层也总是低着头走路,微闭着眼睛,自我收缩,廿为渺校这事实上是一种境界:把别人看得比较高大,把自己看得很卑微。相比Z下,号称礼仪Z邦、曾经长期以封建礼教治国的小国,如今倒抛弃了许多繁文绸节,人们见面也不再鞠躬,但窃以为,当前我国社会流行的握手礼节,更为简洁,与鞠躬相比只是礼仪Z间的“弄异”而已。当然仅仅凭点滴观察,断言中国国民索质与日木国民索质“差距”多少年,甚至所谓“即使中国现在跟□本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也未必能够赶上口本”,未免有失片面。但不可否认的

4、是我国的国民素质的确与日本等国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什么要强调国民素质偶的重要性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国民素质是什么?国民索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而观念则是国民索质的核心。人不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政治活动的主体。国民政治素质起调节各种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国民政治素质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改善投资坏境,所以,每当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社

5、会重视时,则无不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进而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索质也可以形成一股凝聚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把亿万民众凝聚在一起,形成统一意志,并为Z奋斗。这种凝聚力量来源于国民的政治素质。60年代初,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遇到严重的困难,全国人民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周围,克服重重阻力,共渡难关,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很快战胜了困难,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文化人革命以后,全国人民紧跟邓小平同志,医治“文革”创伤,产生一种新的凝聚力。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全国上下紧紧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屮央周围

6、,以国家大局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克服暂时困难,承受了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压力,取得了改革的成功,使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国民身体索质的提高,使劳动者保持旺盛的精力,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高效率,直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每个人有良好的健康状况既可以减轻精神痛苦,保持工作、生活的良好状态,又可以减少医疗使用的支出,使家庭收入的再分配向智力投资和捉高生活质量转移,也冇助于个体素质的全而捉高,冇利于卫生医疗和休育事业的良性循环。人力资本中的健康资本得到重视和保护可以使人力资本使用吋间延长,使用效率提高,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之,国民索质的高低,决

7、定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是非常必要以及紧迫的。那么又是一些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我国的国民素质一直得不到捉高呢?主要是对教育的意识形成太晚。前些年,国家才愈来愈重视教育。而其它国家,早就重视这一点。新加坡个弹丸之地,可是国民素质却很好。在新加坡,教育是提高索质的重要举措之一。1950—1970年教育经费每年增长13%—14%,这种中等的投入,迎合了当时经济的发展。由于技术市场和人口增长的耍求。1979年以后,政府对教育投入迅速加大,1979年一1980年,每年增长23%—30

8、%,1997年一1998年,随着知识不断发展的需要。即使处于金融风暴之中,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仍激增了30%以上。确保了新加坡在教育领域维持在世界一•流的水平。目前,新加坡教育的投入己占据政府财政支出的20%左右,占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