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法的研究5

新课改下教法的研究5

ID:44261067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新课改下教法的研究5_第1页
新课改下教法的研究5_第2页
新课改下教法的研究5_第3页
新课改下教法的研究5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教法的研究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教法的研究“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不等式、直线方程的基础上,又通过实例,理解了平面区域的意义,并会画出平面区域,还能初步用数学关系式表示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的限制条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一堂关于简单的线性规划的“问题教学”•线性规划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它能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简单的线性规划(涉及两个变量)关心的是两类问题:一是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规

2、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突出体现了优化的思想.从数学知识上看,问题涉及多个已知数据、多个字母变量,多个不等关系,从数学方法上看,学生对图解法的认识还很少,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掌握还需时日,这都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由实际问题引入:某工厂用A、B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配件耗时lh,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配件耗时2h.该产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配件和12个B配件,按每天工作8h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请学生读题,引导阅读理解后,列表一

3、建立数学关系式一画平面区域,学生就近既分工又合作,教师关注有多少学生写出了线性数学关系式,有多少学生画出了相应的平面区域,在巡视中并发现代表性的练习进行展示,强调这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达形式数与形.这样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有用的,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的三个过程:列表T建立数学关系式T画平面区域,可放手让学生去做,再次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师则在数据的分析整理、表格的设计上加以指导接着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

4、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学生不难列出函数关系式z=2x+3y・师:这是关于变量X、y的一次解析式,从函数的观点看x、y的变化引起z的变化,而兀、y是区域内的动点的坐标,对于每一组兀、y的值都有唯一的z值与之对应,请算出几个z的值.填入课前发下的实验探究报告单中的第2—4列进行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选择比较好算的点,比如整点、边界点等.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是上节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虽然这个过程计算比较繁琐,操作起来有难度,但是教学是一个过程,从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这样引导出教

5、科书给出的数形结合的合理性,也为引入信息技术埋下伏笔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点M的坐标为(4,2)时,厂2兀+3y取得最大值14.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为改变老师单机的演示学生被动观看的现状,让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要求)操作,学生记录,共同提出猜想,在当前技术条件受限时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师:这有限次的实验得来的结论可靠吗?我们毕竟无法取遍所有点,因为区域内的点是无数的!况且没有计算机怎么办,数据复杂手工无法计算怎么办?因此,有必要寻找操作性强的可靠的求最优解的方法.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调整探究思路,

6、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继续观察实验报告单,聚焦每一行的点坐标和对应的度量值,比如M(3.2,1.2)时方程是2x+3y=10,填写表中的第6—7列,引导学生先在点与直线之间建立起联系点M的坐标是方程2x+3y=10的解,那么点M就应该在直线2x+3y=10上,反过来直线2兀+3),=10经过点M,当然也就经过平面区域,所以点M的运动就可转化为直线的平移运动。教师拖动直线并跟踪,学生看到直线平移时可以取遍区域内的所有点!这样我们的猜想就非常合乎情理了•然后顺利过渡到直线与平面区域之间的关系.师:由于我们可以将X,y所满足的条

7、件用平面区域表示了,你能否也给利润沪2x+3p作出几何解释呢?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上面实验的结果,将等式2=2^3/视为关于x,y的一次方程,它在几何上表示直线,当z取不同的值时可得到一族平行直线.本节课为了将学生从繁琐的数字计算和画区域图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放在对最优解的理解和突出思想方法上,可根据下列不同的情况,设计教学条件,支持教学.(1)理想的实验应该是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完成的,教学之前,老师将积件传输到学生的计算机中,学生在单机的条件下自己动手操作.(2)在学生缺乏信息技术工具的条件下,教学和作业都应避免繁琐的计算

8、,而把注意力放在“算理”上.另外数学探究的时间长会使学生失去耐心,基本训练时间无法保证,导致当前效果不直接,教学评价难以跟进,教师宜把握尺度、控制时间,组织起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水平.该教学从研读教材入手,精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实验因子,依据教师实验报告的引导,使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发现、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