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疯病研究进展

枣疯病研究进展

ID:44261707

大小:7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0

枣疯病研究进展_第1页
枣疯病研究进展_第2页
枣疯病研究进展_第3页
枣疯病研究进展_第4页
枣疯病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枣疯病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枣疯病研究进展枣疯病研究进展摘耍主要从枣疯病症状、检测方法、致病机理、对枣树生理代谢的影响、传播途径和方式、防治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耍概述,以供参考。关键词枣疯病;病原;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6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7-0133-03ResearchAdvaneeonJujubeWitches7BroomDiseaseYOUShu-zhenLIDeng-taoFanChun-qiuZHANGLiSUNXue-han(BureauofForestryofLinqingCityinShandongProvince,LinqingSha

2、ndong252600)AbstractResearchprogresswassummarizedfromthefollowingaspects:thesymptomsofjujubewitchesrbroom,thedetectionmethods,thepothogenicmechanism,theeffectsofphysiologicalmetabolisminjujube,theroutesandwaysofspreadingandvariouscontroltechnologiessoastoprovidethereferenee.Keywordsjujubewitches'bro

3、omdisease;pathogen;pathogenicmechanism;preventivemeasures;researchadvance枣树(Zizyphusjujube)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干果和特色经济树种之一。枣疯病是枣树生产上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植原体(phytoplasmas)病害,一般发病后小树1〜2年,大树3〜6年逐渐枯死。此种病害在国内外枣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枣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该产业的发展[1]。1枣疯病症状和病情分级1.1症状枣疯病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变叶和芽的不止常萌发。病枝节间变短、纤细,小叶黄化或叶片凹凸不平,呈不规则的块状,黄绿

4、不均,叶色较淡。花器官表现为花柄、花萼、花瓣、雄蕊伸长为小枝,顶端长1〜3片小叶。病株上一般很少结果,即使结果,果实一般着色浅,组织松散、糖分低,果实品质差。病株根部症状表现为根瘤,根上的不定芽可大量萌发长出一丛丛短疯枝,出土后枝叶细小、黄绿,日晒后全部焦枯呈“刷状”。后期病根皮层变褐腐烂,最后整株枯死[2-3]。1.2病情分级刘孟军等[4]将枣疯病分为5级:0级为健康状态;I级有1〜2个小病枝,其他枝条外观正常;II级病枝占总枝量的1/4以下,其他枝条外观正常;III级病枝占总枝量的1/4-1/2,其他枝条外观正常;IV级病枝占总枝量的1/2〜3/4,但尚有枝条外观正常;V级为病枝占总枝量的

5、3/4以上,病枝遍布全树,基木无正常枝条。2枣疯病病原及致病机理2.1枣疯病病原及类型枣疯病病原旧称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MLO)是在桑树萎缩病病株的筛管中发现的。它的形态结构类似动物菌原体,但不能用菌原体培养基人工培养,并且它不能感染动物,因此将其称为类菌原体[5]o1994年在法国波尔多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菌原体组织大会上把类菌原体改为植原体(Phytoplasma)o枣疯病植原体的大小因存在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感染枣疯病的新梢韧皮薄壁细胞的超薄切片中ML0的直径一般为150〜620nm,厚度约为10nm,界膜清楚[6],而在病叶叶脉筛管中直径在80-970

6、nm[7-8]o我国不同地区的枣疯病样品的植原体,皆属于榆树黄化16SrV-B亚组。它与我国重阳木丛枝和樱桃致死黄化遗传关系更近,而与国外的其他植原体亲缘关系较远[9-10]。而日本不同地方的枣疯病植原体属于榆黄花16SrV-III亚组[11]o1.2病原检测20世纪70年代人们利用电了显微镜首次在感病植物组织中观察到植原体的存在,将电镜技术应用于枣疯病病原的鉴定[12]。试验表明,3种荧光素染料DAPI(4,6-二月米基-2-苯基卩引味)、苯胺蓝(anilineblue)和唾I】丫因(quinqerine)可用于枣疯病植原体的快速检测,DAPI染色法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较好[13]o此外,科

7、研人员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出了对枣疯病病原具有特异反应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它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到枣疯病病原[14]o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该病原菌的检测精确度。1993年,Lee[15]首次釆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检测到单一寄主中复合侵染的植原体,该技术不需进行植原体的分离和纯化,并且可以进行批量样品的检测,因此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等优点[16]o通过设计特异针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