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

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

ID:44270783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_第1页
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_第2页
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_第3页
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_第4页
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兰楼宇烈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胡适禅宗史研究的历程,并详细地评论了他在发掘和整理禅宗新史料、弄清初期禅宗史上的一些重要史实等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从而认为,胡适在禅宗史研究中虽有不少主观武断和谬误之处,但从总体上来看,他是中国近代臾上最早以非信仰者的立场,用思想史的眼光,历史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禅宗史的学者。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今天研究禅宗史也还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过去那种一概否定的批判是不公正的。胡适対于禅宗史的研究,是他整个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佛教(主要是禅

2、宗)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耍内容Z-O他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导言中,曾这样写道:“中世第二时期。自东晋以后,直至北宋,这几百年中间,是印度哲学在中国最盛的时代。印度的经典,次第输入中国,印度的宇宙论,人生观,知识论,名学,宗教哲学,都能于诸子哲学之外,别开生面,别放光彩。此时凡是第一流的中国思想家,如智顓、玄奘、宗密、窥基,多用全副精力,发挥印度哲学。那时的中国系的学者,如王通、韩愈、李翱诸人,全是第二流以下的人物。他们所有的学说,浮泛浅陋,全无精辟独到的见解。故这个时期的哲学,完全以印度系为主体。”又

3、说:“唐以后,印度哲学已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明的一部分。……印度哲学在中国,到了消化的时代,与中国固有的思想结合,所发生的新质料,便是中国近世的哲学。……平心而论,宋明的哲学,或是程朱、或是陆王,表面上虽都不承认和佛家禅宗有何关系,其实没有一派不曾受印度学说的影响的。”同吋,阴适也很注意佛教所以能在屮国传播的原因,以及佛教在社会风俗、礼仪、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等问题。如他在一九二一年七月六FI的FI记中,记载了读宋人穆修的文集一事。他对具中一篇题为《蔡州开无寺佛塔记》的文章,十分赞赏,认为他对佛教的

4、流传及其社会作用的评述,有可取之处。他介绍该文的一些观点,同时评论说:“他的大旨说佛法之行,是因为他能’本生民甚恶欲之情而导之’,所以'能鼓动群俗之心如趋号令之齐一'。这是很平允的见解。”“他说:'如死生祸福之说,使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亦尝言之,则人亦必从此六圣人而求之。如其圣人所不及,惟佛氏明言之,则人焉得不从佛氏而求之也?,这是韩愈所讳言的。”“他又说:,予谓世有佛氏以来,人不待礼义而然后入于善者,亦多矣(“然”字当行)。佛氏其亦善导于人者矣。呜呼,礼义则不兢,宜吾民之皆奉于佛也,宜其佛之独盛于时也

5、。'这是很忠恕的估价。”“又说:'就其实而言之,则隆塔庙诚佛事之末。苟以时观之,能恢赫显灼,使人见之起恭生敬,则无如塔庙助佛之大。故虽穷远僻阻,川涂所出,必有佛之塔庙以瞻向于俗也。'这也是有历史眼光的话。”(《胡适的日记》上册第128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这里我们姑且不论穆修和胡适对佛教的评价是否正确,然其小透露出胡适对佛教历史的关心则是无疑的。因此,当胡适在完成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1918年)后,即开始着手于佛教禅宗史的研究。人约自二十年代初至一九三五年,是胡适研究禅宗史的第一时期。

6、他的第一篇有关佛教禅宗的论文,是一•九二五年一•月发表的题为:《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然而在这之前,从现存的他的FI记中,我们得知,他在一九二一年九月至十月,曾在屮哲史课中讲过佛教吗一九二二年六月间,又曾讲过《佛教略史》和禅宗色一九二二年三月二H的H记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拟重编《中古哲学史》拟分两部,六篇:部甲,两汉魏晋篇一,道家的成立。篇二,新儒教的成立。篇三,自然主义的发展。部乙,六朝唐(印度化的时期)篇一,输入时期。篇二,分宗时期。篇三,革命时期。”鱼(《胡适的日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7、此外,我们从胡适部分藏书的题跋和眉批中,也可以看到,他在这一吋期曾认真地阅读并研究过一批佛经和禅宗典籍的。如在《维摩诘所说经》④一巧封面上,胡适冇两段题跋:“这是一部很荒诞的小说,居然有人奉作经典,岂非怪事!适。九,九,十二。”“四年前的跋大谬。此书有文学意味,故能行远;说理简单而不繁,故能传久而效大。《法华》与《维摩》真二大魔力,最不可忽。适。十四、一、廿九。”又,在《达摩禅经》一书封面上,他也有两段题跋:“此是伪经。适。十三.三.十八。”“此不是伪经,前记太武断了。此即《修行方便论》,今改称《达

8、摩禅经》,是容易误会的。适。十四.三.三。”从以上两书的题跋屮,我们可以看到,胡适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佛教经典的了解,也在随时发生变化。又如,在《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一文的末尾,胡适引用了《宗门武库》(宋道谦编)中,晦堂(祖心)向草堂(处元)讲的一个猫捉老鼠的故爭,来•他前面引的《修行道地经》中写的一个擎钵大克的故事进行比较,这两个故事都是讲专心壹志,心不放逸的效用的。关于这个故事,胡适在他读过的《宗门武库》一书屮,有简明的眉批:“此是方法论”。在同书中,还有两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