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药理研究进展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

ID:44271118

大小:12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0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_第1页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_第2页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_第3页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_第4页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曲药理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红曲药理研究进展(2003-2014年)红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具备降血脂、降血压和降血糖3种功能的天然食品;红曲可同时降低TC、LDL-C和升高HDL-C,从而起到综合降脂作用,降酯效果和毒副作用皆优丁对血脂异常疗效确切的他汀类西药一一洛伐他汀。还具冇抗肿瘤、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功能红曲各种潜在的治疗保健应用价值正逐步被人们研究开发,经多年临床验证发现了除降脂外,红曲对心血管的多种冇益作用,保护心肌和内皮细胞、改善动脉硕化和心肌重构、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特点,已被证实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均可获益;对于维

2、护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均具冇重要意义,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已具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一、红曲概述红曲(monascus),亦名红曲米,它用红曲霉菌接种丁大米发酵而成,是由红曲霉代谢产物和发酵后剩余大米降解物的总称,是一种食疗兼备的传统屮药。红曲最早发明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和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冇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具冇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典型代表。食品上主要用于腐乳、红酒、鱼等食品的发酵呈色,而其约用功能在《本草纲目》和《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红曲的药用价值:“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酿酒

3、,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扑伤,治安人血,气通乃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痪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法国学者vanTieghem在1884年建立了红曲菌屈的分类。在分类上,红曲霉属真菌界,红曲菌科,红曲霉属。目前,美国培养物物种保藏中心(ATCC)已有58个红曲菌株。大部分红曲菌株属于3种:丛毛红曲霉,紫色红曲霉及安卡红曲霉。现代研究表明,红曲屮次生代谢物含有:莫那克林Monacolin系列(K,J,L,M,X),Y—氨基丁酸、氨基葡萄糖、卵磷脂、类黄酮、不饱和脂肪酸等功能成分。因为大米中除了大量淀粉外,还含有大量蛋口质、

4、脂肪等可代谢物,在红曲霉菌所含各种酶的作用下,同时述会产生多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各种活性酶与糖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其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多系统、多靶点作用的特点。然而红曲的医用、药用价值却是在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屮才被真正挖掘出来。1979年,FI本学者远滕章教授从红曲霉的培养液屮分离出一种能够强力抑制胆.1古I醇合成的活性物质,命名为MonacolinK(莫纳可林K)后,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关注。时隔1年,美国Albert等亦从土曲霉中发现了相似的物质,现称Lo-vastatin(洛伐他汀)。1985年Endo又相继从红曲中分离到MonacolinL,

5、X,J,M、等类似物,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同时都具有很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众多国内外学者在红曲霉代谢产物中不断挖掘生理活性物质,随着现代生物化学与药理学的发展,红曲的生物活性及药效不断被挖掘,红曲就是一种含冇丰富的生物活性酶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红曲色索、莫纳可林k(Monacolink)-洛伐他汀类化合物、厂胺基丁酸(GABA)、天然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成分。红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具备降血脂、降血压和降血糖三种功能的犬然食品;后來的研究中还发现了多种Monacolin物质的冇益作用,发现其对心肌和内皮细胞有抗炎症及保护作用、改善高血压早期亚临床靶器官损伤

6、、改善心肌重构、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已被证实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均可获益;降脂外的多效性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具有抗肿瘤、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増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预防老年痴呆和中风以及对肾脏免疫调节、抑制呼吸道病毒、促进对铁的吸收、防治贫血、预防和治疗胆结石、前列腺肥大等作用。红曲无任何毒副作用,天然、安全、有效,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药用价值。这一连串的发现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掀起了红曲霉降酯类产物用于保健食品、药品原料,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研究热潮。二、红曲的降酯作用1.红曲类降

7、酯功能食品的研发背景随着全球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恶化,食物安全和人类疾病健康,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世界各国因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的人数中,除癌症居首以外,因高血脂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将近1700万,占死亡总人口的30%,其中中老年人群居多。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1&8%,总人数近2亿人;血脂异常率1&6%达1.6亿人;全国成人超重率22.8%,总人数达2亿人,全国肥胖率7.1%达6000多万人。三高症和超体重均和高血脂有关,所以世界一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均非常重视降血脂药物的开发。发达国家大量开发脂肪代用品、糖代

8、品投放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