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无脊灰进展与afp、ppt课件

维持无脊灰进展与afp、ppt课件

ID:44288154

大小:1.58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0-20

维持无脊灰进展与afp、ppt课件_第1页
维持无脊灰进展与afp、ppt课件_第2页
维持无脊灰进展与afp、ppt课件_第3页
维持无脊灰进展与afp、ppt课件_第4页
维持无脊灰进展与afp、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持无脊灰进展与afp、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持无脊灰进展与AFP、麻疹病例监测管理一、我国脊髓灰炎历程简述1、我国最早记载的脊灰病例1882年2、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卫生大会决定消灭脊灰,其目标在2000年3、西太地区:最后一例脊灰1997年(柬埔寨)4、2011年,全世界17个国家有脊灰病例报告,同年7月我国新疆和田等地相继发生输入性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共21例一、我国脊髓灰炎历程简述5、新疆脊灰病例的分布年龄20岁以下无病例发现,多发在30—40岁,最高发病年龄达50岁。当时卫生部启动二级应急处理预案,加强AFP病例监测6、新疆输入性病例(阿

2、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日利亚)7、全球:2012年1—6月73例本土病例70例非本土病例3例一、我国脊髓灰炎历程简述二、云南省维持无脊灰历程介绍1、云南省最后一例髓脊灰质炎病例本土病例1993年昭通地区彝良县非本土病例1996年从缅甸输入2、维持无脊灰病例管理策略(1)维持高水平OPV常规免疫接种率(2)持续开展强化免疫活动(3)保持高质量的AFP监测系统敏感性(4)加强边境防范二、云南省维持无脊灰历程介绍3、云南省AFP监测系统的进展1960年有免疫疫苗,同时开展免疫接种1991年,开展“0”病例报告

3、制度2008年,全省各县执行AFP监测报告,加强哨点医院管理4、2012年缅甸输入VDPV病例介绍患儿男、5岁,缅甸人,5月27日出现发热,5月29日出现麻痹症状,表现为双下肢乏力4、2012年缅甸输入VDPV病例介绍站立困难,不能行走。6月2日凌晨就诊于镇康县人民医院,经过对症处理,自觉症状无改善。下午转临沧市第一人民医院,首诊儿科拟发热查因(中枢感染、脊髓灰质炎疑似)收住入院,相继邀请神经内科、传染科会诊,最后转传染科隔离治疗。当日省CDC赶赴临沧市第一人民医院采样,6月20日国家对比结果回报(1型V

4、DPV),幸运的是无传染及病毒输入三、AFP病例监测的目的及要求目的:1、及时发现输入的脊灰野病毒株2、及时发现VDPV及变异株3、评价各地区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要求:1、快速报告:12小时内县CDC报告2、做好常规“0”报告3、每旬开展本院的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三、AFP病例监测的目的及要求4、医院防保员定期到科室搜索,发现漏报病例,应按AFP监测报告要求尽快报告四、脊灰病毒特征1、脊髓灰质炎病毒简称脊灰病毒,属微小RNA肠道病毒,分为1、2、3血清型,之间缺乏共同抗原2、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

5、经细胞,引起弛缓性麻痹3、在粪便、污水、食品及乳制品中能存活2—4个月,耐低温在4℃时可存活半年4、对乙醇、胃酸及肠液均有很强的抵抗力,对热敏感,加热56℃30分钟灭活。对过氧乙酸、漂白粉等消毒剂敏感,PH值3-10时稳定五、脊灰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及带病毒者2、传播途径:主要以粪-口传播,也可经空气飞沫等呼吸道传播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尤以1-5岁以发病率最高六、AFP定义1、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的急性弛缓性麻痹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为AFP病例2、非AFP病例:

6、高热惊厥、外伤、脑炎,脑膜脑炎、痉挛性麻痹、骨关节炎、小脑共济失调、颅内占位性病变等七、AFP病例诊断要点1、急性起病2、肌张力减弱3、肌力下降4、腱反射减弱或消失5、病程较长可伴有肌肉萎缩6、瘫痪多为不对称性,近端肌群重于远端八、脊髓解剖、生理1、是脑干向下的延伸部分,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有传导束的白质组成。自上而下共有31对脊神经2、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份,是躯干和四肢的初级反射中枢3、在大脑的控制下,起到周围神经和大脑之间的沟通作用九、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鉴别临床特点痉挛性瘫痪弛缓性瘫痪瘫痪分布

7、整个肢体为主(单瘫、偏瘫、截瘫)范围局限,以肌群为主肌张力增强降低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无肌萎缩无或废用性萎缩明显肌束颤动无可有十、肌力六级分级法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4级能做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5级正常肌力十一、肌张力的定义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即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反应1、肌张力增高:触摸肌肉时坚实感增强,伸屈肢体时阻力增大。(1)、折刀

8、现象:被动伸屈肢体时,起始阻力较大,终末阻力突然减弱(2)、铅管样强直:伸肌和屈肌的肌张力均增高,做被动运动时各个方向的阻力增加是均匀一致的2、肌张力降低:肌肉松软,伸屈肢体阻力降低,关节运动范围扩大十二、高危AFP病例1、年龄小于5岁2、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3、服苗史不详4、未采集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5、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十三、相关病例1、服苗相关病例:(1)首剂服用脊灰糖丸后4—35天内出现发热(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