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经典]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ID:44289333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经典]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_第1页
[经典]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_第2页
[经典]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_第3页
[经典]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_第4页
[经典]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89例,其中规范化治疗的47例作为观察组1,另42例为妊娠36周后确诊或不配合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GDM作为观察组2,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4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2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口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1和对照组(P<0.05)o结论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GDM是改善妊娠结局和母儿预后的重要措施。【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妊娠

2、结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GDM属高危妊娠,对母婴健康有很大影响,且易引起多种产科并发症,并可导致围产儿患病率及病死率增加,但由于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故常常会被忽视,延误治疗时机。本文对近两年我院收治的GD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GDM治疗对母儿预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9例,把规范化治疗后血糖控制满意的47例作为观察组1,平均年龄(27.15±2.43)岁,平均孕(37.86

3、±2.98)周;另42例为妊娠36周后确诊或不配合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GDM作为观察组2,平均年龄(27.33±2.51)岁,平均孕(37.28±2.46)周。上述两组均为初产妇,孕前均无糖尿病史。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孕妇中空腹血糖〈5.8mmol/L.50g葡萄糖筛查正常或糖筛查阳性而75g葡萄糖负荷试验正常、无内、外科合并症的48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7.59±2.62)岁,平均孕周(37.61±2.43)周。上述三组孕妇均为单胎妊娠,且年龄、孕周均无统计学差异。1.2研究方法①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25・8mmol/L者;②常规在妊娠24〜28周行糖筛查试验。

4、将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min内服完,1h后测静脉血糖,血糖值27.8mmol/L者为阳性,阳性者如空腹血糖三5・8mmol/L者;③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抽血前禁食12h):将75g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3〜5min服完,测空腹及服糖后1、2、3h血糖,血糖值^5.6mmol/L、10.3mmol/L、8.6mmol/L、6.7mmol/L,其中2项或2项以上超过正常值者均可诊断为GDM[1]o1.3治疗1.3.1单纯饮食治疗因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完全由母体供给,故血糖控制与非妊娠期不完全相同。根据孕妇的体质量、孕周、血糖

5、情况计算总热量,碳水化合物占40%、蛋白质占20%、脂肪占40%,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清晨体内产牛:的胰岛素拮抗激素浓度最高,故GDM孕妇早餐后血糖较难控制,所以早餐量不宜进食过多,应占全天总热能10%,午餐、晚餐各占30%,其余为点心,可分3次摄入。多数GDM孕妇仅需饮食控制即可维持正常血糖水平。1.3.2饮食加胰岛素治疗对饮食控制1周后,孕妇不感觉饥饿的情况下,如夜间血糖^6.7mmol/L,餐前血糖^5.8mmol/L,或餐后2h.rfn.糖M6.7niniol/L,应及吋加用胰岛素治疗。因胰岛素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所以使用剂量应个体化,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6、,每次调整胰岛素用量以增减2U为宜,直到血糖达到理想控制标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2结果观察组2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观察组1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x2l=15.6116,P<0.01;x22=13.8890,P<0.01);观察组1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1006,P>0.05)o观察组2的羊水过多比观察组1和对照组均高,有显著性差异(x2

7、p>l=9.6259,P<0.01;x2❷2二12.8571,P<0.01);观察组1的羊水过多与对照组和比无显著性差异(x2=1.0321,P>0.05)o观察组2的胎膜早破比观察组1和对照组均高,有显著性差异(x2l=15.7422,P<0.01;x22=18.9607,P<0.01);观察组1的胎膜早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3663,P>0.05)。观察组2的早产比观察组1和对照组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