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ID:44290273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_第1页
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_第2页
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_第3页
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_第4页
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MR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1例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WI图像,其中超急性期(小于4小时)3例,急性期(4〜24小时)28例,观察和分析DWI图上异常信号的部位、强度和边界,选择并测量病变区表观弥散系数Qpp^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并与同层对侧相应正常部位影像进行比较

2、。结果:(1)所有急性脑梗死病灶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31例患者共诊断lcm以上急性梗死病灶39个;(2)随着匕值的增加,弥散效果越好,梗死显示也越清晰。(3)梗死部位ADC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部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磁共振D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病变显示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1-1596-02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CT和传统MR技术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

3、有一定局限性。弥散加权成像(DW1)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急性脑缺血的诊断中已有明显优势,早期脑梗死病灶的检出为临床提供了良好的治疗依据。我们对31例经临床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患者IL行DWI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在我院经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56〜87岁,平均65.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脑卒中症状。发病至行MRI检查4小吋以内3例,其中1例急诊静脉溶栓,4〜24小时28例。所有患者

4、做MRI检查之前,均做过CT检查,排除脑出血及其他非缺血性脑病。1.2MRI检查:使用我院3.0T超导MRI机(MagnetomTrio,Siemens)头部线圈扫描。对患者均行DWI扫描。DW采用EPI序列扫描,具体参数为TR二2900ms,TE二92ms,层厚5mm,间隔0mm,扫描野(F0V)230mmX230mm,矩阵128X128,数据采集次数为3,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采用0、500、1000s/mm2,弥散加权梯度分别施加在层面选择、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方向上,均为轴位扫描。视患者情况

5、,烦躁及危重患者急诊治疗,能够配合的患者加扫T1WI.T2WKT2WI-FLAIR序列。1.3影像分析与信号测量:全部病例的DWI图像均由放射科和神经内科医师共同阅片,观察和分析DWI图像上的影像表现,并与同层对侧相应正常部位影像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异常信号的部位、强度和边界;根据MRI仪提供的分析软件包,在DWI图像上选择并测量病变区和对侧相应正常部位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2结果所有急性脑梗死病灶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31例患者共诊断

6、lcm以上急性梗死病灶39个,涉及基底节和放射冠区(n二14),半卵圆中心区(n二2),小脑半球(n=3),脑干(n=4),顶叶(n=2),颖叶(n=9),枕叶(n二2),整个大脑半球(n二3)。T2WI-Flair发现急性缺血病灶16个,均为发病4小吋后发现。b值为0s/nmi2时DWI图像相当于T2WI,没有弥散效果,随着b值的增加,弥散效果越好,梗死显示也越清晰。利用软件得到病变的ADC图,我们对梗死灶及其周围脑组织进行ADC值的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梗死部位ADC值明显降低,超急性期、

7、急性期脑梗死灶ADC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部位,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病灶中心ADC值最低,向外周逐渐升高。3讨论DWI是惟一能在活体中评价分子弥散运动的无创性的方法。其原理主要是由于弥散为分子的不规则随机运动(即布朗运动),这种运动在大量水和脑脊液中没有阻碍,所以弥散速度快,在DWI图上呈现低信号。组织的弥散系数低于纯水,正常脑组织,水分子的运动为存在于以纤维、细胞膜、细胞器为代表的屏障所影响,这些实质弥散比纯水的弥散低2〜10倍[1]。在DWI图上,图像的对比主要取决于组织间的ADC

8、值,弥散快(ADC值高)的结构由于信号衰减大呈灰黑色即相对低信号,弥散慢(ADC值低)的结构由于信号衰减小呈口色即和对高信号。DWI对超急性、急性期脑缺血改变非常敏感,实质弥散在梗死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就已显示减低。在脑梗死的超早期(4小时内)由于缺血、缺氧和Na-K泵功能降低,水钠储留等因素,导致缺血区域内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内外的含水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缺血区域内的水分了运动减低,弥散减慢[2]。这种病理情况CT和常规MRI检查往往无阳性发现,而只有显示水分子扩散运动的DWI才能显示出异常的高信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