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ID:44300980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_第1页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_第2页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关键词]慢性胃炎;治疗[中图分类号]R573.3E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屮居首位,约占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40岁以上的患者更为多见。现总结在临床实践中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经我院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门诊患者,其中浅表性胃炎21例,萎缩性胃炎15例;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25-35岁9例,36〜45岁11例,46〜55岁10例,56〜65岁5例,65岁以上1例。1.2治疗方法1.2.1质子泵抑制剂(PP

2、I)类药物治疗这类药物是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使其不可逆而失去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抑酸作用最强的一类药物,常用的为奥美拉卩坐(商品名为洛赛克),还有兰索拉醴、潘托拉卩坐、雷贝拉哇等。1.2.2胶体铤剂类药物此类药物市于其胶体特性可载酸性环境下与黏膜渗出的蛋白结合在一起,在胃黏膜上形成牢固的保护膜,并通过钮离子对幽门螺旋杆菌产生杀灭作用,从而发挥黏膜保护作用。常用的制剂有:枸椽酸钮钾(丽珠得乐)、胶体碱式枸椽酸钮,胶体果胶祕等。1.2.3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杀菌,要求在酸性环境中不失去活性,保持稳定;能穿过黏液层在局部达到有效杀

3、菌浓度。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醴或替硝醴等。1.2.4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规范饮食习惯,尽量避免化学药品对胃的刺激,可杜绝病因,减少对胃的损害。调畅情志、改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是针对病因治疗,非药物治疗在中医方面还包括气功、针灸、理疗、推拿等,疗效都得到了肯定。1.3治疗方案根据临床经验单用一种药物杀幽门螺杆菌(HP)效果…般不理想,根除率大概在20%左右;两种抗HP可达到50%,三种可达到80%左右,多种药物不仅可提高效果,还可防止耐药性。另外,蒙药治疗也可取得良好效果。1.3.1以质了泵抑制剂为基础治疗方法洛赛克20吨,每日1次,口服,加用克拉

4、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呼或替硝卩坐3种抗菌药物中的2种,0.2g,每132次口服,7d为1个疗程。另用非药物治疗方法辅助治疗。1.3.2以胶体剂为基础治疗方法丽珠得乐110〜120mg,每日1次,口服,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呼3种抗菌药物中的2种,0.2g,每日2次口服,7d为1个疗程。另用非药物治疗方法辅助治疗。1.3.3蒙医治疗方法早晨:空腹阿如拉一10味17粒,用汤钦一25味汤做药引子;午:饭后乌格优一13,3g用加阿木萨一4汤做药引了口服:晚:用查干汤做药引了口服查干乌E1乐15粒。根据病情变化酌情减价方剂。1.4疗效标准1.4.1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胃酸分泌正

5、常,胃镜所见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1.4.2好转标准症状基木消失或减轻,胃酸分泌接近正常。2结果27例病人屮,10例用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治疗方法,其屮7例治愈,2例好转;11例用以胶体剂为基础治疗方法,8例治愈,2例好转;其余6例采用蒙药治疗,4例治愈,2例好转。3讨论三种方法治疗中,前两种效果和当,治疗效果明显,有复发现象,蒙药治疗效果一般慢一些,但坚持服用,效果较好,并且复发率低。另外,非约物治疗治疗慢性胃炎可以减少病因对胃黏膜的刺激,以利病情好转;对症状较轻微者可达到自身恢复的目的;对症状较重者,或伴有增生与肠化的患者,可减轻病人的顾虑,延缓或防止病情发展。胃病患者除药物

6、治疗外,更需注意保养。3.1注意个人卫生病从口入,胃病尤为如此,做到勤洗手,多刷牙,尤其是饭前刷牙比洗手更为重要,尽量避免共用餐具。3.2注意饮食卫生选无毒无害之食品,正确烹调加T,保证饮食清洁卫生;尽量避免在外就餐,确保饮食卫3.3饮食有节细嚼慢咽,不饱不饿,忌不吃早餐,晚餐过多;忌火锅;忌冰冻食品直接入口。食谱要杂,但不宜一顿品种过多;酸甜苦辣皆可健胃,因人而宜,不可一概忌食。参考文献[1]张声生,牧童,汪红兵,吴兵,朱培一,刘卫红,李萍•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分布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2,(01).[2]柯莹玲,单兆伟.5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病因分析

7、[J]•辽宁中医杂志,2000,(02).[3]高蔚,王增珍,黄绪镇,唐嗣斌,付向华.饮食行为与慢性胃炎[J]・医学与社会,1996,(04)・[4]纪宝华•诊疗指南的进展和临床意义[J]高血压杂志,2006,(01)・[5]吴娟,田徳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证治探讨[J]•中医研究,2007,(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