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

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

ID:44307031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_第1页
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_第2页
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吴茱萸汤源自《伤寒论》,其方药组成为吴茱萸9g,人参9g,大枣4枚,生姜18g。其功用为温中祛寒、降逆和胃;主治虚寒呕吐、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脫痛、吞酸嘈朵,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1]。现在常用丁脾胃虚寒之证。本文就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分析如下。1气昧配伍规律本方治证虽有阳明、厥阴、少阳之别,但苴见症均有呕吐,与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有关。《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入肝、脾、胃、肾经

2、,既可温胃止呕,又可温肝降逆,更可温肾以止吐利,一药而三用,最善温肝暖脾,消阴寒之气,解厥阴之滞,温中以止痛,降气以止呕,故重用为君药。生姜味辛,性温,降中有散,沉降之性能和胃止呕,发散之性能散寒止痛,用为臣药。二药相伍,肝气畅,寒邪散,脾气升,胃气降,共奏降逆止呕、祛寒止痛之功。病源于中虚,况胃气不降,贝懈阳不升,故佐以甘、微苦、性微温的人参补脾益气,以复中虚。大枣甘温,益气补脾,调和诸药,既可助人参以补虚,且与人参共为方根,使本方在温屮补虚的基础上降逆和胃,又可配生姜以调和脾胃,用之为使药。本方重用辛温之吴茱萸和生姜,而成辛温散寒之剂。诸药合用,温中祛寒,降逆和胃,使阴寒去

3、,逆气平,而诸证自除。凡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诸证,皆宜用之。2临床应用2.1本方为辛温散寒之剂,适用于中焦虚寒、浊阴上逆之证,除口不渴、四肢欠温等里寒表现外,应以呕吐,或干呕吐涎沫,舌淡苔滑,脉细、迟或弦细为证治要点。本方佐以甘苦性温之人参和片平之大枣,甘以补脾,“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更以辛甘合用,辛甘化阳,而使中焦阳虚得复。2.2脾虚泄泻吴茱萸药性辛温燥烈,医或畏其燥烈而不敢用或用量过少,致使杯水车薪,药不胜病,治而无效。其实,虽然吴茱萸药性燥烈,但对脾胃虚寒、浊阴不降、厥气上逆、吐泻肢厥等证,用量为10〜30g吋患者亦无明显不舒。如遇有不舒的话,可以将吴茱萸用沸汤泡洗3〜

4、5次后入药,以去其燥烈之性[2]。2.3慢性胆囊炎出现干呕、吐涎沫Z肝寒犯胃证,可用吴茱萸汤加味以治疗。吴茱萸苦辛燥热,入肝经,辛烈善降,暖肝散寒,和胃止呕;生姜辛温,取其沉降之性,可降逆止呕,-药性相合,脾胃得以调,肝寒得以愈,胃气得以和,则诸证自除[3]。2.4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目为肝窍,寒犯厥阴肝经,肝脉连目系,浊阴上逆,而致跟痛、头痛、目赤、视物疲劳等症,用吴茱萸汤辛温之剂加味,温中散寒,下气降逆,诸证自愈[4-5]o2.5痛经寒湿内闭,气血郁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发为痛经。用昊茱萸汤加减以温经散寒、理气祛湿止痛。全方温而不燥,攻而不伤,补而不滞,故效果显著[6]。2.

5、6癫痫木方为辛温以温中、辛廿以补虚、苦降以降逆止呕Z剂。天津儿科名医陈芝圃总结木方辨证要点为面色苍口、手足不温、舌淡苔口滑、脉沉迟和弱,癫痫见此症状皆可辨证用之[7]。2.7尊麻疹用于本病属虚寒证者。脾阳不足,肝经血寒,肌表失于温养,外受风寒Z邪,侵袭肌表,故致尊麻疹。用吴茱萸汤加生姜辛开以温中散寒祛风,加人参、大枣甘缓以益气扶止和中,效果佳[8]。3讨论《注解伤寒论》曰:上焦主纳,胃为Z市。食谷欲呕者,胃不受也,与吴茱萸汤以温胃气。得汤反剧者,上焦不纳也,以治上焦法治Z。《内经》S: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Z廿以缓脾。《金镜内台方议》曰

6、: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医方论》曰:吴茱萸辛烈善降,得姜Z温通,用以破除阴气足矣。又恐辛燥太过,耗气劫阴,故用人参、大枣之甘缓以济之,乂能补土扶阳,使浊阴不得上千清道,治法更为周到。参考文献[1]万清,马宗华•吴茱萸汤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安徽屮医学院学报,2012,31(3):78-80.[2]杨金英,杨福英•吴茱萸汤治验二则[J]・江西中医药,2002,33(2):27.[3]吴治恒,张晓岚,李桂英,等•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6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

7、,23(6):10.[4]屈家祥•眼疾头痛辨治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2):43.[5]袁庆彩•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7):41-41・[6]朱梅•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3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31(12):916-918・[7]逮文君,王宝琪•吴茱萸汤治疗癫痫[J]•河南中医,2001,21(3):7.[8]宋修亭,高敬芝,王春梅,等•吴茱萸散敷脐治疗慢性过敏性尊麻疹136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