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

ID:44307500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_第1页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_第2页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_第3页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摘耍】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89例(91.7%),咳嗽97例(100%),气促16例(16.5%),喘息14例(14.4%),胸痛12例(12.3%);肺部有阳性体征33例(33.8%);血白细胞正常(45.3%)或轻度增高(41.2%),血清C反应蛋白(90.7%)和血沉(84.4%)多有升高;影像学改变阳性率高达100%,与肺部阳性体征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胸片病变位于单侧肺63例,

2、达到65%,最常见(50.8%)表现为肺实质阴影,呈节段性分布大片密影,右侧多于左侧,下叶多见;CT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阴影19/32例(59.4%);全部患儿均临床痊愈出院,70例(72.3%)患儿在住院期间复查胸片病灶吸收。结论: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❷【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儿童O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3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010-02支原体肺炎临床较为常见,其致病原因是小儿上呼吸道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

3、治不及时,导致感染累及患者而致病。支原体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类型,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支原体特异性IgM升高,但这项检查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为了总结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效率,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9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❷1.资料与方法❷1.1一般资料:本组,97例患儿均为我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支原体感染患者,其中男63例,女34例;年龄3.5〜14.0岁,平均(7.29±2.81)岁;病程4〜13d,平均(8.12±3.27)do诊断均符合文献标

4、准❷❷[1]❷。本组947例患者均查血清抗IgM抗体,其中病程7d时查支原体抗体IgM阳性43例(滴度±1:800),其余54例患者初次检查为阴性,在病程10~21d期间复查,结果均均转为阳性。❷1.2方法:用特异性免疫凝聚试验检测患者微量外周血清IgM抗体,所有患儿入院吋均行胸部X线检查,部分行CT检查。❷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处理数据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率表示,显著性比较采用x❷❷2❷检验。2.结果❷2.1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97例患者发病

5、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达100%。发热87例,占总数的89.69%,其中发热温度达到39°C〜40°C59例;其中刺激性干咳77例,占79.38%,痰中带血丝患者7例,占7.22%;气促16例,占16.5%,喘息14例,占14.4%;胸痛12例,占12.3%o肺部有阳性体征33例,占33.8%,其中表现为呼吸音下降16例,湿罗音11例,干罗音(含哮鸣音)15例。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WBC<5X109/L11例,占11.34%,5〜10X109/L42例,占43.30%,11〜15X109/L39例,占40.21%,>15X109/L5例,占5.1%;血

6、清C反应蛋白(CRP)<8mg/L9例(9.2%),>8mg/L88例(90.7%);血沉(ESR)测定64例,其屮〈20mm/h10例(15.6%),>20mm/h54例(84.4%)。❷2.2胸部影像学改变。97例患者均经X线胸片和胸部VT扫描检查,阳性体征出现率达到100%o胸片病变位于双侧肺34例,35%,单侧肺63例,65%。分为以下4种类型:I型50例,51.5%,表现为肺实质阴影,呈节段性分布大片密影,少数为多发性小斑片状影或大叶实变影,其中位于右下肺24例,右中叶12例;II型11例,占11.3%,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部分有聚

7、集征象;或病变区呈网织状阴影及细的不规则条状影;III型6例(6.2%),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IV型30例(30.9%),表现为从肺门向周围肺野呈扇形分布大片状淡薄影,其内可见肺纹理,多伴有肺血管周围的浸润阴影。合并胸腔积液12例,合并肺不张15例。❷1.3治疗。红霉素30mg/(kg.d)静脉滴注2周,或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3d停4d共2周,改口服阿奇霉素,疗程2〜3周,有肺不张者行拍背体位引流。89例有发热者在治疗4〜14d后体温下降,平均(6.8±3.7)d,治疗7〜18d后咳嗽症状明显缓解,平均(10.3±6.2)d;大部分患儿于疗

8、程结束时呼吸道症状消失。住院时间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