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再探讨

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再探讨

ID:44307989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再探讨_第1页
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再探讨_第2页
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再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再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再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再探讨中图分类号:R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058-01【关键词】小儿尿路感染临床再探讨小儿尿路感染(UTI)是儿科泌尿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本文就我院2002〜2006年门诊与住院确诊的96例小儿UTI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男44例,女5例。〈1岁16例,男11例,女5例;〜3岁23例,男18例,女5例;4〜7岁25例,男8例,女17例;28岁22例,男7例,女25例。1.2临床表现发热38°C〜32・9°C29例,39~39・9°

2、C18例,240°Cll例。发热$2周12例,最长3个月。膀胱刺激症25例,浮肿20例,多尿15例,咳嗽15例,呕吐14例,肉眼血尿10例,腹痛9例,腹泻8例,遗尿6例,尿异臭5例,腰痛4例,顽固性红臀4例。1.3实验室检查血WBC10—20X10❷9/L30例。>20X10©9/L6例,中性M80%16例。ESR增快11例。尿脓细胞少许一+++36例,红细胞少许〜++++20例,蛋白痕迹22例,+10例,++9例,+++4例。尿培养:大肠杆菌46例,变形杆菌1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表皮葡萄球菌6例,枸椽酸杆菌、克雷白氏菌各5例,产气杆菌4例,假

3、单胞菌、D组肠球菌各3例,草绿色链球菌、爱德华氏菌各2例。1.4抗生素治疗对刚入院疑诊UTI者,先静脉给氨节青霉索加一种氨基糖貳类(丁胺卡那或庆大霉素)或先锋霉素。待3天尿培养结果报告后,根据药敏作出调整,同吋复查尿培养。所有病人静脉给药疗程7-14天,然后改口服复方新诺明(〈6个月慎用)或氟哌酸,疗程9天〜1个月。2讨论冈田敏夫等[l]报告本病以乳幼儿多见,占1一3.5%o木组病例〈1岁15例,1—3岁23例,乳幼儿共32例,占39.5%,且男28例,女10例,资料表明〈3岁的婴幼儿仍以男性多见,与文献报道仅新生儿期男性多见有

4、所不同。2.1临床表现有人认为[2]婴幼儿UTI的症状有发热、烦躁、拒奶、呕吐、腹泻,腹胀和黄疸。本组病人发热58例(60.4%),其中38例是婴幼儿与文献报告相一致。发热最长达3月余,临床上早期诊断的疾病有暑热症、败血症、伤寒、风湿热、结核等近10种疾病。本文婴幼儿UTI中能追溯到晓虫感染的20例,多尿者15例,腹泻8例,尿异臭5例,顽固性红臀4例。铃木正Z[3]认为幼儿或儿童有遗尿症应考虑UTI。本组遗尿者6例。笔者体会对所有遗尿症病人及上述表现的婴幼儿应常规留尿检查及尿培养,以防漏诊。Kevin等〈s

5、up>[4]报告急性UTI的儿童中有5-10%为肉眼血尿。周英杰等[5]综述的血尿型UTI,它以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和当部分病人无尿路刺激症状。本组病人镜下血尿20例,其中10例为肉眼血尿,且全部无尿路剌激症,10例浮肿伴血尿病人曾初期诊断为急性肾炎、肾结核,紫瘢性肾炎等。2.2尿培养及药敏木组病人全部采用清洁中段尿培养,结果以大肠杆菌(47.9%)最多,其次是变形杆菌(11.4%),其中10例是男性儿童,与文献[3]报道的超过1—2岁男孩病原菌以变形杆菌和其它不典型细菌相对较常

6、见的观点相符。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证据表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也是青年妇女和儿童UTI的重要病原菌[6]o本组表明葡萄球菌占笫四位。2.3药敏结果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首选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对氨节青霉素普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先锋霉素、氯霉素,对红霉素、氨节青霉素全部耐药,表皮葡萄球菌首选庆大霉素、氯霉素,对红霉素、青霉素、氨茉青霉素全部耐药。我们认为氨基糖貳类抗生素为小儿UTI的第一线药物,但仍要注意其副作用,对氨节青霉素普遍耐约的原因可能与近代抗生素滥用有关。参考文献[1]冈田敏夫•小儿内科,2002,14:124

7、9.[2]GinsburgCM,elal.Ptdiatric,2000,69:409.[3]铃木正之•小儿科诊疗,1999,47:314.[4]KevinA,etal.Jurol,2004,132:514.[5]周英杰,等•医师进修杂志,1998,11:26.[6]LtuC.ComprehensiveTherapy,2003,10: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