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区新余蜜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渝水区新余蜜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ID:44310766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渝水区新余蜜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渝水区新余蜜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渝水区新余蜜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渝水区新余蜜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渝水区新余蜜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渝水区新余蜜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渝水区新余蜜桔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新余蜜桔是我市果树专家70年代从“全国优良品种一本地早”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近年来,新余蜜桔因其高糖味甜、化渣味浓等独特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正在成为我区农产品中的''拳头”产品和农民增收的亮点。近年来,我区为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鄱阳湖生态经济实验区”的重大决策,按照省农业厅提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规划”要求,把新余蜜桔作为赣中蜜桔产区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发挥我区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加快新余蜜桔产业发展的步伐,做优做强新余蜜桔产业,但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的制约,新

2、余蜜桔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整体素质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不强。提高整体素质,做优做强新余蜜桔产业的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一、新余蜜桔生产情况2004年以来,渝水区举全区之力,大力发展新余蜜桔产业,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干部示范、群众参与”的开发模式,区里负责基地的规划,通水、通电、通路、技术服务、苗木供应等。乡镇负责统一流转土地,预租土地,为新余蜜桔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七里山、罗坊、蒙山万亩新余蜜桔基地建成,基本做好通路、通电、通水“三通”工作,七里山新余蜜桔基地面积2.1万亩,罗坊新余蜜桔基地达1.7万亩,

3、蒙山新余蜜桔基地达1.4万亩。七里山、罗坊、蒙山三大基地有力地带动了全区新余蜜桔产业的发展,新余蜜桔呈规模发展态势,全区新余蜜桔总面积10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开发大户16户,五百亩以上的大户22户,大户开发面积近5万亩,2010年投产面积4万亩,总产量达4万吨。新余蜜桔果品旺销省内外,产地批发价一直在2-4元/公斤,果品销往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2004年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出口东南亚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二、新余蜜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环境问题桔园环境保护及水利化等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较差,大多数桔园生态破坏严匝,防护林没有同步建立

4、,而且水利设施差或不配套,高温干旱季节不仅土壤水分不足,而且空气相对湿度过低,阻碍果实顺利发育,导致渣多汁少味酸。2、栽培管理问题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而标准化生产是食品安全最主要的环节。虽然已出台了《绿色食品新余蜜桔生产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但生产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部分桔园不具备标准化生产的条件和经济实力;政府对从业者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培训力度还不够;缺乏有效的标准化生产的监督机制;对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和重要性不到位,桔农未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不了解标准化生产技术内容;诸多原因造成栽培技术不规范。果农施肥不注意氮、磷、钾合

5、理配比,长期偏施氮素化肥,土壤酸化板结;病虫防治不讲究综合防治,用药次数过多,随意加大浓度,病虫抗药性增强,哺、酚、疮痂病、黑点病得不到很好控制;树冠整枝修剪不合理,树枝匝叠交叉,内膛郁闭,通风透光性差,果小味酸,着色不良、影响品质及果品的出口。3、市场滞后、销售网络狭窄新余蜜桔生产的经营方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而销售管理上又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体制,加上水果批发市场辐射力不强,国内外供求信息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产销脱节,桔农在市场交易中始终处于被动和从属的不平等地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生产利益得不到保证,从而挫伤桔

6、农的生产积极性。市场流通也比较混乱,无序竟争造成水果优质优价不能充分体现出来。4、品质不稳定新余蜜桔品质受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很大,表现为南水较多年份风味偏淡、干旱年份较甜,有的果子种子数10多粒、有的果子种子数1・2粒。此外黑点病严重影响了新余蜜桔外观品质。5、产后处理技术落后,贮运性差我区现有新余蜜桔果品产后处理和加工业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世界发达国家的果晶均在包装工场采用现代化的工艺流程进行商晶化处理。新余蜜桔果品大多数仍然是以初级产品上市,经过机械分级、清洗、打腊上色的上市果品还很少,人工分级多不合标准。保鲜与加工技术

7、和装备落后,贮藏、保鲜仍以化学制剂贮藏为主。包装标准不统一,造成市场桔果良萎不齐,产地不明,严重影响了新余蜜桔声誉。6、新余蜜桔专业合作组织影响力有限。一方面由于目前新余蜜桔专业合作社没有经费来源,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很难在桔农与技术部门、协会、销售加工企业之间的生产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销售合作等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桔农对专业合作组织作用的认识不够,对其作用更是缺乏了解,这也使得桔农以最高的生产成本经营果园,使生产变得举步维艰。三、解决对策(一)、实施新余蜜桔品质提升工程1、继续开展新余蜜桔少核、无核化选育。通过辐射育

8、种和引进脱毒少核本地早接穗进行苗木培育,以筛选出优良变异株和优良单株。2、建立新余蜜桔优良品系园。选择隔离条件良好的地块,建立新余蜜桔优良晶系园,把具有新余蜜桔早熟、少核苗头的品系在试验园栽种观察,性状稳定后再逐步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