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9例临床治疗体会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9例临床治疗体会

ID:44310837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9例临床治疗体会_第1页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9例临床治疗体会_第2页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9例临床治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9例临床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9例临床治疗体会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9例临床治疗体会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309-02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B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秒并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组的异常现象,多见于早产儿。随着我国被救治的极低体重儿数量的增多,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0P)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临床常用纳洛酮(阿片受体阻滞剂)治疗A0P。但疗效并不甚满意。现将79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使用纳洛酮,治疗组采用氨茶碱、纳洛酮交替使用,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2004〜2006年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生后发生呼吸暂停,发生

2、于3〜5天内,符合实用新生儿学原发性呼吸暂停诊断标准[1]共79例,除外低血糖、血钙及其他电解质紊乱,CT除外颅内出血,胸片除外肺部疾患。胎龄29〜36周,体重1100-2000g,入院后作心电、呼吸监测。呼吸暂停发生于3天内35例、第四天27例、第五天17例。1.2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两组在出生体重、胎龄、性别、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可比性见表1。两组均采用暖箱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能量合剂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0.1mg/kg静脉注射1次/8小时。治疗组则采用纳洛酮0.1mg/kg1次/8小时静脉推注、氨茶碱首次5mg/kg静

3、脉注射,间隔12小时后以2.5mg/kg1次/12小时静脉注射,与纳洛酮交替使用。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用药48小时内呼吸暂停停止发作。有效:用药72小时内呼吸暂停,1天内发作次数较前减少、持续吋间较前缩短。无效:用药72小吋后呼吸暂停无减轻或加重。3讨论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发半率越高。AOP早产儿血浆阿片样物质B-内啡肽(B-EP)在呼吸暂停发作后明显升高[2],内啡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神经渗透递质与神经内分泌作用,它能降低脑干对C02刺激的敏感性,抑制通气功能,从而减弱体内维持氧生理平衡机制。同时,内啡肽还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紊乱、呼

4、吸减弱、呼吸暂停及通气不足而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进-步刺激内啡肽释放入血,为早产儿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奠定了病理生理基础。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对非生理量的阿片样物质的呼吸屮枢抑制有强烈的拮抗作用,本研究对AOP患儿加用纳洛酮,并与氨茶碱交替使用,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且能明显改善呼吸暂停时的心率下降及缩短呼吸暂停的吋间。纳洛酮加氨茶碱治疗AOP时,纳洛酮通过降低B-EP水平、与分布在心、脑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相结合,解除B-EP对脑、呼吸、心跳中枢及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抑制作用,解除B-EP降低脑干对C02的敏感性,抑制通气功能,从而兴奋呼吸、改善通气障碍,降低

5、PaC02o而氨茶碱能解除气道痉挛,促进适量钙离了进入细胞,有利于呼吸肌代谢及呼吸肌疲劳的预防和恢复。因此,纳洛酮加氨茶碱合用比单用纳洛酮效果好,值得临床上进•步研究和推广。参考文献:[1]金汉珍,黄徳琨•实用新纶儿学[M].第二版•人民卫纶出版社,2000.178.[2]陆中权,张信良•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血浆除B-内咖啡肽作用机制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1997,37(2):76.收稿日期:2007-04-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