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

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

ID:44311799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_第1页
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_第2页
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_第3页
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_第4页
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脂肪肝临床中医中药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73脂肪肝以右胁疼痛、不适,倦怠乏力等为主耍临床特征,属中医“胁痛”、“肝着”、“肝壅”、“积聚”、“痰浊”、“瘀血”等范畴。祖国医学虽无脂肪肝的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很早就有论述。中医理论认为本病以痰湿内停,瘀阻气滞为主耍病机,多因饮食失调、肝气郁结、湿热蕴结、中毒所伤等致病。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胃、胆。主耍病理产物为痰饮、瘀血、气滞。病性属本虚标实证。在本为气虚,主要见肝气虚,脾气虚;在标为湿热、痰饮

2、、瘀血、气滞,且多兼夹出现。临证治疗宜标本兼治,以确定祛邪扶正以孰为主。近年来临床及研究表明,中医药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作用广泛、效果稳定、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小、适宜长期服用的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常见的临床分型在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委员会制定了脂肪肝的辨证分型标准,即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瘀血阻络四型,且经过临床统计发现以肝郁脾虚型患者较多,肝肾阴虚型和瘀血阻络型者较少。虽有此鉴,但在临床实际运用时,各方学者对于相关证型的具体论述仍有出入[2〜4]o但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主要以以下四种证型

3、较为常见:湿热蕴结:①症状:右胁胀痛或胀满不舒、口苦咽于、脫闷纳呆,腹胀满闷、大便黏腻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②病因病机:诸症系因湿热蕴结,肝失条达疏泄失职所致,故见右胁胀痛或胀满不舒;湿热内蕴,阻滞胆汁的排泄,故见口苦咽干;湿盛重着则肢体困重;肝失疏泄、横克脾土,故皖闷纳呆,腹胀满闷,大便黏腻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Z象。痰瘀阻滞:①症状:右胁刺痛和胀痛、面色灰暗、神倦嗜睡,腹胀不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苔白腻苔白腻。脉沉涩。②病因病机:诸症系由痰湿阻滞H久致气滞血淤所为。痰浊瘀血为阴邪及有形Z邪,皆可

4、经阻滞经脉致肝络不通而见右胁刺痛和胀痛。淤血阻滞,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灰暗。痰湿阻滞,气血不畅,无以上荣神明故神倦嗜睡,腹胀不舒。肝失疏泄,影响脾胃的运化,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苔白腻苔口腻。脉沉涩亦为痰瘀阻滞之象。肝脾气虚:①症状:肝区隐痛或隐隐不适,头晕、倦怠乏力,大便瀟稀,纳少腹胀、舌质红,舌体肥大,苔薄腻,脉沉细或弦细。②病因病机:诸症系因肝脾气虚,功能减退所致。肝气不足,疏泄功能减退可致肝区隐痛或隐隐不适,头晕;木不疏土,脾虚运化失职,则倦怠乏力,大便澹稀,纳少腹胀;舌脉之象表现为舌质红,舌体肥大,苔薄腻,脉沉细或弦

5、细。肝肾亏虚:①症状:胁肋隐痛、腰膝酸软、头晕冃眩,视物不清、胸闷善太息、舌质淡、苔少薄口,脉沉细。②病因病机:诸症系因肝肾精血不足,致肝失调达所致。肝血不足,则头晕目眩,视物不清。肝虚疏泄失职,故胸闷善太息。舌脉之象表现为舌质淡、苔少薄口,脉沉细。中医治病重在辨证施治,证由症得,无症则无以得证,无证则无以辨证施治,故而诸法皆以症为先。然临床之中有诸多患者,根本无任何不适Z感,多由体检发现,此类患者为数亦在不少然却无症可谈,当何以为治令临床医生吋有疑惑。笔者认为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当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患者饮食起居、生活习性、个人

6、体质等因素综合分析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冃前临床用药规律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分析,将其综合归纳为:化瘀祛湿治其根木、消导补泄诸法,各显其效。化瘀祛湿治其根本作者通过对313篇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文献报道筛选,发现共用中药178味,使用次数在70次以上者共有12味,为最常用的脂肪肝治疗用药。使用次数在30次以上者共有12味,是较常用的脂肪肝治疗用药。24味最常用和较常用于脂肪肝治疗的中药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3味,其他如赤芍、三七等也应用于脂肪肝的治疗。上述两类药材的使用率分别是85.6%和84.3%,在各类药中是最高的。这表明大部

7、分医家都认为活血化瘀法与利水渗湿法是治疗脂肪肝的基木大法,进一步说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水湿内停、淤血痹阻有密切关系。在运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时,大多选择了归于肝经Z药,根据其排序情况看,排在前5位的是丹参、郁金、姜黄、莪术和桃仁,药性也是由弱转强,而虫类药、大毒峻猛之药少见,仍符合慢性病治宜缓图,不宜急攻的原则。现代研究表明,大部分活血化瘀药有着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以及保肝的作用。气为血Z帅,气行血行,理气有利于活血,理气药共用了15味,使用率为47.3%,可见理气药在脂肪肝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利水渗湿药虽共用药15味,但其使用率占84

8、.3%o脂肪肝的发病病位在肝,但与脾胃紧密相关。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常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停滞于肝,化牛脂膏而为病。因此,运用利水渗湿药一方面可运化水湿,另一方面可以健脾化滞。故健脾祛湿化滞是治疗脂肪肝的常用方法。从利水渗湿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